时间:2024-01-14 11:02:45
点击:次
来源:人民网
农民持续增收、产业做大做强,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破解的难题。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芦湖街道借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之势,大力实施“三变五合”改革(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立经济、土地、旅游、劳务、置业五大合作社),为破解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蹚出一条盘活村庄沉睡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一、背景
高青县芦湖街道位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现辖21个行政村和3个城市社区,人口5.2万,其中城乡各2.6万,地理位置与人口分布呈半城半乡结构。辖区紧邻黄河和国家饮水源保护地大芦湖水库,水利资源丰富。
街道共有耕地面积48108亩,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为主,村民素来也有养鱼养虾的传统,但与大部分资源丰富的区域相似,芦湖街道在产业发展过程面临着“小、散、乱”的难题:“小”,就是主要以家庭为农业生产单位,产出效益比较低,质量标准参差不齐;“散”,就是村内资源分散在个体农户手中,土地集中度低,连片经营难度大,制约了农业机械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升;“乱”,就是村集体家底摸得不清,部分土地承包合同不规范,产业发展缺少科学长远谋划。
二、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首先建好组织架构。芦湖街道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组织集合推动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力量联合,相继成立村级党委,组织产业相近村成立“联村党委”,以改革试点村芦湖村为例,按照各自然村特点设置三个党支部,其中包括围绕村级融合、以大村带小村模式成立大小牵手的第一党支部;聚焦水稻、莲藕、小龙虾产业发展,在水产主产区区域成立产业特色的第二党支部;发挥紧邻天鹅湖国际慢城的区位优势,成立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三党支部。在高青县“五面红旗”评选中,芦湖村勇夺“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社会治理”三面红旗,荣誉表彰进一步激发了村班子干劲,也增强了群众信心。健全有力的党组织,为芦湖村改革发展按下了“加速键”,自启动改革到试点揭牌,仅用了1个月左右时间就完成“三变五合”改革的组织架构,五大合作社推选股东代表,选举产生理事长、监事长,村内所有村民全部入股。“三变五合”改革,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发展之路。
(二)做细群众工作,凝聚思想共识。群众支持是“三变五合”改革成功的关键。分田到户近40年,村干部和群众都已经习惯了“种责任田”“各干各的”生产模式,对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愿想、不敢试,对改革存在观望思想。为推进“三变五合”改革,芦湖街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先后五次邀请全国“三农专家”卢水生教授莅临指导,现场宣讲各地改革经验、“三变五合”做法成效及未来规划等,在清产核资、制定合作社章程等各环节手把手地教、一步一步指导,为科学有序推进改革提供了智力保障。芦湖街道组织各村合作社理事长、产业能手先后前往长沙市、盐城市、盱眙县等地,学习考察小龙虾养殖、花卉园林绿化、旅游开发等先进经验,用最直观的改革案例,开拓改革思路、增强改革信心。村“两委”干部深入挂包网格中,挨家挨户上门答疑释惑,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集中宣传,帮助党员和群众解放思想,认清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优势,坚定村民入股入社的信心。
(三)推动市场化运作,盘活资源要素。改革试点芦湖村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人多地广,劳动力充足,仅通过“三资”清理就腾出各类土地715亩,旧村搬迁后还将盘活1000余亩土地。为了将沉睡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芦湖村以村集体土地入股,村民以所持土地、机械等各类资源要素入股,长期收益、持续发展的村集体收入可用于村民分红和村内各项建设,村民在获得集体分红的基础上,既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保底收入、年底分红,也可出资入股或到合作社务工获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芦湖村有效整合了辖区内的各类资源,租赁4辆环卫清扫车辆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项目,种植高档苗木承接园林绿化、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等项目,流转连片土地发展稻米种植、小龙虾养殖项目,各类项目百花齐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芦湖村分红大会
(四)选准特色项目,带动产业发展。芦湖村水域资源丰富,是高青大米、清水小龙虾的主产区,大米种植面积占全县的50%以上,小龙虾养殖占到全县的30%以上,但是小农小户的种养模式,让芦湖村守着“聚宝盆”却找不到“致富经”。“三变五合”改革,释放了芦湖村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背书”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土地成方连片规模经营,流转坑塘涝洼地800余亩建成“荷虾共生”清水小龙虾基地;招引中国华电集团和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1500亩池塘建设“华电光伏产业园区”,谋划建设农旅工旅融合发展的“渔光小镇”项目,形成“工业项目 生态旅游”的业态模式;建设红枫大道、田间民宿、漫道骑行等设施场地,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推进的大芦湖片区田园综合体整体规划布局。
“荷虾共生”基地收获小龙虾
三、取得成效
截止目前,芦湖街道通过率先实施“三变五合”改革,流转土地和水面5000余亩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发展清水小龙虾、高青大米、光伏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试点村芦湖村通过承接各类社会化服务项目获得改革经营性收入80余万元,在改革当年实现入股群众人均100元福利性分红。通过“荷虾共生”“稻虾共作”“渔虾共融”等立体种养殖模式,土地亩产效益翻了近3倍,超过1万元。芦湖街道全面推广“三变五合”改革,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描绘街道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五彩地图”,科学划分水稻种植板块、龙虾养殖板块、蔬菜种植板块、畜禽养殖板块、土地流转板块五大板块,发展壮大高青大米、清水小龙虾、寨子西红柿、火龙果、榨油花生等特色农业产品。2020年,街道2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14个、30万元以上8个、50万元以上5个。2021年,街道2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将全部突破2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7个、100万元以上4个、300万元以上1个。
四、经验启示
芦湖街道通过实施“三变五合”改革,建立起集体与群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联结机制,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趟出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路子,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盘活沉睡资源,寻找推动乡村振兴源头活水。农村有许多闲置的资源,只有把它们整合起来,综合利用,才能创造更多财富,否则农民就是“端着金饭碗没饭吃”。“三变”改革,改变的是资源的使用机制,是把村集体和农民的资产盘活,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补充和拓展。“三变”的核心,是最终让农民变成股东。当真正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后,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发展的主动性。
(二)坚持支部领办,放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成立经济、土地、旅游、劳务、置业等五大合作社,建立起集体与群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村级发展联结机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五大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了不划算的问题,在组织生产、抱团发展、共享收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高青县大力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县309个行政村中,已由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2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4.2%,具备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有效推进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
(三)强化有解思维,定制农村产业发展个性化模式。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芦湖街道充分发挥紧邻黄河和大芦湖水库的优势水利资源和地热资源,大力发展高青大米、清水小龙虾等特色农业产业和温泉旅游产业,积极筹划打造“观光旅游 网红餐饮 温泉休闲”的一条龙立体产业链,推动实现多元增收,摆脱了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培育形成可持续的高品质、高效益乡村产业经济新形态。这种做法,充分结合了当地特色资源、已有产业现状、潜在市场空间、现有新型经营主体及带动能力等优势条件,是一种“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产业发展方案。
(四)龙头示范带动,打造以工促农以旅兴农全新模式。“三变”改革能不能够增收,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找到一个“靠谱”的投资企业,选准一个适合当地条件的最佳产业。其中找到一个可靠的企业,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三变”改革之后,要提高收益,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而当前形势下,单纯靠农民自己搞业态创新非常困难,这就需要进行组织创新,通过招商引资,找到一个可靠的牵头企业,来解决那些靠农民自身难以解决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农民做不到的,企业能够做到;农民能够做到的,企业可以做得更好。芦湖街道通过对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设“华电光伏产业园”“通威渔光小镇”等,引进在外能人成立山东福稻科技有限公司,形成“渔光互补”“稻虾共作”“荷虾共生”等多种立体产业模式,为乡村振兴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