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1:33:45
点击:次
播种前选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用50℃~55℃的热水浸种,并不断地搅拌,待冷却后再浸泡7~8小时,然后用干净的湿布包好,置于28℃~30℃的温度下进行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1~2次,经2~3天后即可出芽,待芽长到1~1.5厘米时即可进行播种。春节瓜最好采用营养钵或营养盘育苗,便于集中管理,减少病虫害,有利于防寒保苗,培育壮苗,可提早定植,缓苗快,达到早熟丰产。营养土的配制,一般是用80%的腐熟基肥(马粪50%、牛粪30%),10%的肥沃园土,另加适量的过磷酸钙、草木灰或草炭,混合均匀,加水调成湿润程度,放入高7~8厘米,直径6~7厘米的圆柱形塑料薄膜筒内,成形晾干,即为营养钵,也可用特制的营养钵。营养土的配制方法各地不一,原则上要求配制好的营养土应是坚而不硬,松而不散,有机质多,养分丰富,通气良好。
播种前,营养钵内浇足底水,打孔,排放在温室或阳畦内。播种时每孔播1粒发芽种子,用营养土覆盖1厘米厚,喷水,如有种子裸露,再用土盖严。播种后,床上加盖塑料薄膜保温。晚间在温室上覆盖草帘防寒。幼苗出土后,撤掉床上薄膜。节瓜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夜间保持在15℃以上,2~3天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夜间应保持在15℃以上。湿度不能太大,若床土缺水时可用喷壶喷1次水,以保证幼苗茁壮生长。定植前7~10天开始炼苗,适时放风,风口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达到苗齐、苗壮。节瓜苗龄一般为30~35天。
秋季栽培节瓜,育苗地应采用遮阳网或搭遮阳棚,防止阳光暴晒和大雨冲刷。也可用湿播法直播在园田,即将种子从种瓜取出后,拌上草木灰播种,不作其他种子处理。
节瓜生长较旺,结果多而产量较高,因此需要充足的营养。定植前先深翻整地,深翻27厘米,结合深翻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然后耙磨平整,细致整理。节瓜采用起垄定植,垄宽1.6~1.8米,垄高15厘米,垄顶呈半圆形。春节瓜植株生长较旺,生长期较长,定植密度应小一些,1.6~1.8米的垄,双行定植,平均行距为0.8~0.9米,株距为30~3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2117~2779株。夏秋节瓜植株生长势较弱,易早衰,应适当密植。一般株距为25厘米,每667平方米2900~3000株。
节瓜定植时选择今天上午进行,先挖定植穴,带土坨定植。苗放好后,先覆一半土,然后浇水,把土坨泗透,待水渗完后,再覆土至穴平,这样有利于缓苗。
(1)肥水管理:节瓜营养生长旺盛,果实产量较高,是吸收养分较多的蔬菜。但不同栽培季节和不同生育时期吸收养分也不一样,应根据其需肥特点进行施肥。春节瓜生育前期因气温较低,生长慢,需肥较少,应适当控制施肥量;开花结果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需肥量大,必须供应充足的肥水,以提高产量。夏季瓜在苗期气温高,降水增多,要适当控制肥水,防止徒长,以培育壮苗,抽蔓后应加强肥水供应。
秋节瓜生长期间气温逐渐降低,为促进生长,提早结果,从苗期开始即应供给充足的养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节瓜的整个生长期内,每667平方米追肥数量大体是:浓人粪尿1500~2500千克,硫酸铵15~25千克。追肥的浓度应掌握逐步加大的原则。以人粪尿计算,幼苗期追肥浓度宜在10%
~15%,抽蔓期约30%,开花结果期为40%~50%。追肥种类,在整个生长期内要持续供给氮肥,结果后要增加磷、钾肥,使茎叶良好生长和持续结果。在开花结果期,结合灌水一般每隔7天左右追肥1次。
节瓜喜湿润,但不耐涝。苗期需水较少,除遇干旱可适当灌溉外,要注意控制水分,特别是春、夏季雨水较多的地区或年份,更要注意排水,防止幼苗徒长和发生疫病。开花结果后需要水分较多,要适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2)插杆搭架:节瓜植株长出5~6节,幼苗期结束,茎节伸长,开始抽蔓,并在节上生出卷须,但卷须的攀缘能力较弱,所以当蔓长10~25厘米时应及时支架引蔓、缚蔓。节瓜蔓长可达3~4米,其基部30厘米要爬地生长,引蔓时要将茎蔓沿支架方向理顺,用细土压蔓以增发新根,然后引蔓上架。支架材料可就地取材,但多数是采用竹竿或树枝;支架的形式各地不同,有每株立一桩,在1.3~1.5米高处用一横竹竿连贯缚紧的“一条龙”形式,还有“人字架”“三星架”等。不论何种支架,都要求排列整齐、均匀和插结稳固,架高一般为1.5~2.2米。
(3)打权和整蔓:节瓜的主蔓和侧蔓均能结瓜。据资料介绍,夏节瓜的产量组成,主蔓产量占全部产量的4/5,侧蔓产量占1/5。按采收期分,前半期主蔓产量占9/10以上,侧
亩产量占1/10以下;后半期主蔓产量占4/10,侧蔓产量约占610。因此,结果期以前,架高1.5米以下的侧蔓应全部摘除,其余的侧蔓可留2~3个。这样既可以集中养分,保证主蔓结瓜,又能扩大植株同化面积,增加后期产量,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节瓜生育期中常见的病害有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和白粉病;常见的虫害有黄守瓜、蚜虫和蓟马。
(1)疫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叶片、茎、果实均可受害,尤其幼茎和植株嫩梢受害最重。幼苗被害初期嫩尖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之后枯死,形成秃尖。成株叶片被害呈暗绿色至灰白色水浸状近圆形大病斑,蔓延至茎的基部后,皮层软化腐烂,造成病部上端植株萎蔫青枯。果实受害呈暗绿色凹陷软腐,表面长出稀疏白绵状霉,病部组织腐烂发臭。
病菌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定植后,借溅起的雨水及地面流水传播侵染。高温、田间湿度大或暴风雨后流行。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在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③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上,采用高畦或高硅覆膜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并适当追施化肥,可减少发病。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深埋,用生石灰对病株穴消毒,并立即对全田连续喷药防治。
④药剂防治。可选用25%的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或90%乙麟铝4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或40%的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成株期可喷洒1:0.8: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2~3次。
(2)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本病初发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椭圆形黄褐色病斑,斑外有一圈黄晕。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引起叶片枯黄。叶柄和茎上病斑稍向内陷,后期纵裂。果实上病斑初期呈水渍状、淡绿色,扩大后为椭圆形或纺锤形,褐色,稍凹陷,但不深人果皮内部,中部常开裂,周缘有时隆起。在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常产生粉红色黏稠物。
炭疽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留在地面越冬,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或腐生在温室的旧木料上。越冬后,菌丝体和拟菌核发育形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和地面流水及某些昆虫传播。本病在温度为24C左右,相对湿度为80%以上容易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连作,种植密度过大,都会使病害加重。
综合防治:
①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55 C的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20 ~ 30分钟,用水洗净后播种。
②加强田间管理,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园田不宜种植节瓜。
③采取3年以上的轮作。
④药剂防治,可用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500~ 600倍液叶面喷洒。在发病初期,每隔5~7天喷洒1次,连喷2~3次。
(3)枯萎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主要为害茎、叶。苗期发病,子叶变黄,不久干枯,幼茎、叶片、叶柄及生长点萎蔫或根茎基部变褐,缢缩或猝倒。成株发病茎基部纵裂或部分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叶色变淡,后全部萎蔫,最后植株枯死。干燥后呈黑褐色,有的出现纵裂,常溢出琥珀色胶状物。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病菌最适温度为28C,土温在25C ~30C时发病最多。连阴雨后突转晴暴晒,或大暴雨后发病迅速。重茬地、地势低洼、过量浇水、肥料不腐熟和土壤呈酸性受害也较重。
综合防治:
①此病侵染主要依靠土传,应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播种时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倍浸种1小时,再浸种催芽。
③无病土育苗,定植时不伤根,地温低时不浇水,勿施未腐熟透的有机肥。
④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倍或高锰酸钾1300倍灌根,每株灌配好的药液0.5升,隔10天左右再灌1次,连续防治2~3次。
(4)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发病后病株嫩叶首先呈现浓绿与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叶片缩小,略有皱缩,或浓绿部分突起,叶面不平。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的果实呈浓淡绿色相间的斑驳,严重时果实畸形。
病毒可在荠菜、刺儿菜、苣梗菜、反枝苋等多年生杂草的宿根上越冬,然后通过蚜虫为主要媒介传染瓜苗;也可借茎、叶间摩擦伤口的汁液传染;常年栽植瓜类蔬菜的地区,感病株就是初次侵染源之--。在高温干旱、日光强烈蚜虫大发生时易发病。缺肥及生长衰弱的植株发病较重。
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从无病植株上选留种瓜,播种前用抗毒1号药剂浸种消毒。
②实行2~3年的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深翻土地,施足基肥,及时铲除田边杂草。
③用40%的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早期防治蚜虫,是减少毒源和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措施。
④苗期和成株期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药时,配合双效微肥各喷2次,既可抑制病毒病的发生,还可增加微量元素养分。
(5)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斑点,在斑点上逐渐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斑,以后扩大联结成片,叶片上似覆盖一层白粉。
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面上越冬。南方或北方温室中,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活体上越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阴雨天,田间相对湿度大,温度在16C~24C的条件下容易流行。
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雨天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③适当摘除老叶,及时摘除病叶,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和减少病源。
④药剂防治,可用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及50%的胶体硫100~150倍液喷雾,每隔6~7天喷1次,连喷3~4次。(6)黄守瓜:又称黄萤子,是全国性的为害瓜类蔬菜的害虫,也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蔬菜作物。幼虫和成虫都能为害,幼虫在土中专为害作物的根部;成虫咬食叶片、嫩茎、花器及瓜果,严重时全株死亡。在南方,是瓜类苗期的毁灭性害虫。黄守瓜的成虫体长6~9毫米,全身橙黄或橙红色,前胸背板的宽倍于长,中央有一条弯曲的横沟,鞘翅上分布许多细密刻点,腹部末端露于鞘翅外。卵淡黄色,球形,表面密布蜂巢状皱纹。幼虫体长约12毫米,头部褐色,体黄白色,腹部无足,各节生有不太明显的小黑瘤,瘤上生细毛,尾节有1对突起,蛹为裸蛹,长约9毫米,乳白至淡黄褐色。
黄守瓜每年发生1~3代,以成虫在土缝里或向阳杂草丛落叶中潜伏越冬。翌春气温升高,其成虫先在菜地、豌豆或杂草上取食,再迁移瓜地为害。黄守瓜喜温耐湿,成虫耐热性强,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可猖獗为害作物。
综合防治:
①适当提早节瓜的播种期,当越冬成虫出现盛期时,幼苗真叶达5片以上,可减轻受害程度。
②在成虫产卵盛期,可单用或混用草木灰、石灰粉、秕糠等撒在植株的根部附近的土面和瓜苗叶片上,防止成虫产卵为害。
③药剂防治,可在定植前后,掌握成虫盛发期,喷洒90%的敌百虫1000倍液连喷2~3次。幼虫为害时,用90%的敌百虫1500倍液或烟草水30倍液灌瓜根。
(7)蚜虫:通常称之为瓜蚜的实际上是棉蚜,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为害严重,遇干旱年份,在南方也会严重发生。蚜虫可为害多种瓜类蔬菜,以成虫或若虫集中在叶片背面及嫩心上吸食汁液,使叶片蜷缩、畸形,生长不良,造成减产,并能传播病毒病。蚜虫的无翅成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体色为黄色,春、秋季为深绿色或黑蓝色,体表有蜡粉;有翅蚜体长1.2~1.9毫米,体色有黄色、浅绿色和深绿色。卵椭圆形,橙黄色至黑色。
蚜虫1年可发生20~30代,春、夏季孤雌生殖,秋末冬初两性生殖,以卵在木槿、夏枯草等枝条上越冬。翌春3月份孵化,在越冬植物上繁殖几代以后,产生有翅蚜,迁飞到瓜地,由点片发生逐渐扩展到全田。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繁殖,在夏季温暖条件下,4~5天就能完成1代。
综合防治:应尽量少用农药,以保护食蚜蝇、瓢虫、蜘蛛、蚜茧蜂等天敌,控制蚜虫为害,可收到长久的防治效果。大发生时,可用25%的速灭杀丁8000倍液,40%的乐果乳剂1 500倍液,或烟草水30~40倍液喷洒叶片背面进行防治。
(8)蓟马:主要为害节瓜的心叶嫩芽及幼果的汁液。可用2.5%的敌杀死4000倍液或10%铁沙掌3000倍液喷洒防治,一般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效很好。
节瓜主要以嫩果供食用,-般开花后8~10天,果重250克左右即可采收,供外销的,果重150~ 200克便可采收。如果开花后15天再收获,其瓜籽发育变硬,不但降低食用品质,也影响以后坐果和果实发育,降低产量。开花至生理成熟需1个月时间。充分成熟的果实,肉质尚好,耐贮藏,可备淡季上市。
节瓜留种田应与其他品种的节瓜有足够的隔离距离,防止天然杂交;在留种田中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第1朵雌花早、节位低雌花多、结果良好的植株。并应采摘植株中部第2~3朵雌花所结果实作种。留种的果实要充分成熟,以保证种子质量。节瓜剖取种子时,先将采收的种瓜放在14C ~16C的仓库中,经过20天左右的后熟期,然后再剖取瓜种,因为经过后:熟期的种瓜,其种子不但籽粒饱满,而且发芽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