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

您的当前位置:粮食作物

小麦蚜虫科学防治才能夺高产

时间:2024-05-09 11:13:37

点击:

小麦蚜虫科学防治才能夺高产

小麦蚜虫科学防治才能夺高产

发生危害

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等,是对我省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常年发生面积均在5000万亩以上。以成蚜、若蚜吸食小麦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为害。苗期多集中在小麦叶片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刺吸,轻者造成叶片发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重者不能正常抽穗,或造成麦株枯萎死亡。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为害,造成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形态识别

三种小麦蚜虫形态特征的区别主要在体色、触角、腹管及成虫翅脉。麦长管蚜体色草绿色至橙红色,触角、腹管黑色,触角长超过腹部2/3,腹管长超过腹部末,有翅蚜前翅中脉没有明显的二叉分支;麦二叉蚜体色多淡绿色至黄褐色,触角长不超过腹部2/3,腹管浅绿色,顶端黑色,腹管长通常不超过腹部末,有翅蚜前翅中脉有明显的二叉分支;黍缢管蚜体色多暗绿色至墨绿色,腹管基部锈红色。同时,结合它们的发生规律,可以将三种蚜虫区分开来。

发生规律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三种小麦蚜虫都能以无翅型孤雌胎生蚜生活,繁殖力极强,发育历期短,虫口密度上升快,短期内蚜量即可达到万头以上。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一年发生20~30代,黍缢管蚜一年发生10~20代,每年3~4月随气温回升繁殖扩展,5月上中旬大量繁殖,出现为害高峰。在种群上,麦长管蚜种群数量最大,多在小麦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期迅速繁殖,集中在嫩穗上吸食,故也称穗蚜。麦二叉蚜多在小麦苗期或小麦下部叶片上为害,以叶片背面分布较多;条件适宜时,黍缢管蚜也能上升到小麦上部叶片或穗部为害,成为穗蚜。麦长管蚜及麦二叉蚜生活的最适气温为16~25℃,黍缢管蚜在30℃左右发育最快。麦长管蚜最适相对湿度为50%~80%;而麦二叉蚜则喜干旱,最适相对湿度35%~67%;黍缢管蚜喜高湿,不耐干旱。

科学防治

重点是做好小麦扬花末期至灌浆期的防控,确保防治效果。当小麦穗期百穗蚜量达到800头以上,天敌与麦蚜比小于1∶150时,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苦参碱、噻虫嗪、吡蚜酮、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热门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热门资讯

超级水稻种子前十名

阅读量:1622

时间:2024-05-09 11:13:37

2021年11月16日全国各地市场今日小麦价格行情涨跌表

阅读量:302

时间:2024-05-09 11:14:13

冬前麦田化学除草好处多

阅读量:291

时间:2024-06-04 1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