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2:23:55
点击:次
秋高气爽,沿着甘泉县桥镇乡新庄科村进村的硬化水泥路进入村子,一路都是连片的大棚。在村子后方,一座规模尚可的生态养殖场出现在眼前,养殖场内羊儿“咩咩”的叫声响彻田野,走进去两座钢结构的“羊房”,对于农场主王怀斌而言,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事业,也是一份美好的生态乡愁。
一直在村里当村干退休后当“羊倌”
今年60岁的王怀斌,家住在甘泉县桥镇乡新庄科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的生活很了解,一直从小队长干到大队书记,家里的事根本没时间管。
2019年,王怀斌退休后,正好赶上当时养湖羊的政策,他几次外出考察,了解到湖羊抗病强,繁殖快,技术门槛低,且湖羊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是一个绝佳的养殖项目。于是,他就想着当村官的那个时候,一直动员群众响应政策,现在该是他响应政策的时候了,便再也按捺不住。
2019年9月份,他开始平养羊的场地,花了16万元建了养羊的棚,又买了100只湖羊,其中基础母羊98只,连料草下来一共投资46万元,政府共补20.8万元,这让王怀斌松了一口气,“不用欠那么多的帐了”。
艰苦创业不服输湖羊养殖步入正轨
“养羊我没经验,他没和我打招呼直接买回来羊,让我一头雾水。可自结婚以来,他就是那个样。”妻子王秀说。对于王怀斌来说,这一决定虽然大胆,但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王怀斌发现,新庄科特色种植业很发达,每年都生产大量玉米,他发展畜牧养殖就可以变废弃玉米杆为饲料,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好产业。
理想虽然丰满,但创业从来都是充满艰辛的。正当王怀斌养羊事业渐有起色之时,恰巧赶上2020年疫情时,羊肉市场行情低迷,帐还没还完了,怎么办?但凭着不服输的韧劲,王怀斌夫妇埋下头苦干实干,顶着生活困难、经济拮据等诸多压力,一直坚守着养羊致富的信念。慢慢的,羊的市场渐渐好了起来。
采得百花酿成蜜。如今,王怀斌的湖羊养殖已步入正轨,一个母羊两年下三茬羔,58只母羊已经下了130只羔,卖了两茬,共计25万余元,目前养殖场已发展到大母羊110只、小母羊60只,一只羊一年挣1200余元。使善于学习,肯钻研的王怀斌夫妇也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专业“羊倌”。
携手发“羊财”共同奔小康
近年来,甘泉县乡村振兴鼓点激越铿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政府除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扶持政策。
“现在政府对我们的扶持很大,我准备再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农户一起致富。”对于未来,王怀斌充满信心。
今年,在他的带领下,新庄科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留守村里的农民有了致富盼头。
“看到王怀斌发展养殖业富了起来,同村群众也陆续跟着建棚搞养殖。”新庄科村第一书记白涛说,目前,全乡新建养殖小区11个,养殖户15余户,共计2500余只湖羊。
这些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羊只的增加,王怀斌主动帮助乡里的养殖户购买饲料、引进种羊、疏通销路、提供技术服务等。王怀斌说,今后他要和其他养殖户一起扩规模、建协会,共同带动全村群众舍饲养羊奔小康。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范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