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1:44:08
点击: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涵
在张家产镇口子李村的山路上走上几里,就来到了西洋参最先扎根于文登的一块土地,这里有四间老房,王文水当年就是在这里研究西洋参的种植,西洋参就是从这山野走入乡亲们田间,成为农家人致富的法宝,发展成百亿的大产业,成了当地一张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
从八粒种子开始,
三代参农薪火相传的创业之路
四间房的后山,有一条长二十多米的围墙,多年的时光过去,墙上已经长满了青苔。这条围墙由当年王继振、王文水在此开荒时筛出的大块石头所搭建,望着这片曾经日日夜夜呕心沥血“伺候”的土地,王文水感慨万千。
上世纪80年代,口子李村仅有60户人家180多口人,300亩山地土壤贫瘠,人均年收入只有二十几元,是个典型的穷山沟。穷,就要思变。王文水的岳父王继振是当时的村支部副书记,王继振能写会算,是村里的技术员,一手张罗起了口子李村的中草药种植。1981年,山东省药材公司通过烟台药材公司,拨给了口子李村11粒西洋参种子用来试种。11棵种子成活了8粒,这让翁婿二人看到了西洋参在这深根发芽的希望。
西洋参喜阴怕涝,对土壤内微量元素含量要求高,常年喷洒农药的普通农田根本不能生长。二人便去山上刨出深土层中未经农药化肥浸染的山林土,用独轮车一车车推到试验田,没日没夜地重新刨土、压地,有时“趁着月光干到半夜”。1986年,农田栽培西洋参终于成功,也是在这一年,口子李村的第一茬西洋参收获,王文水的半亩西洋参卖了5600多元,其他几户也有两三千元的收益。种一亩西洋参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
看到西洋参有利可图,不少村民也开始加入进来。凡是来请教的王文水种参的,他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就是多付出点,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种植,西洋参产业也一点点壮大,王文水的眼光开始放得更远。他今年六十多岁,意识到自己这辈人种参是个好把式,但时代已经不同以往,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还是需要年轻的血液。
年轻人也意识到了西洋参产业的前景,王文水的女儿王琳辞了职,开起了西洋参专卖店,并在网上开起了网店,正式成为第三代西洋参人,王琳的丈夫蒋胜现在作为山东文登继振西洋参产业有限公司经理,打理着公司业务。王继振让西洋参在此生根,王文水让西洋参在此壮大,王琳的任务则是让西洋参走的更远,一家三代人既是西洋参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这一段从贫到富、从弱到强产业发展历史的记录者。
地理标志做“敲门砖”
叫响“文登西洋参”品牌
仅仅种植西洋参依旧是“靠天吃饭”,王文水深知这还远远不够。西洋参种植时间长,投入也大,同时由于土壤里病原菌含量大、植物自毒物质日渐积累,土壤难以循环利用,至少有15年不能重茬栽种,而且一直需要人手看管。乡亲们辛辛苦苦几年,赚的都是“辛苦钱”,反而是来村里收参的小贩赚了不少。
2010年前后,文登西洋参面积已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但受制于分散经营,产业化水平不高,基本就是卖原料;外地药商收购加工出口赚取高额利润。为扭转好参不为人所知、卖不上价的局面,文登西洋参决意将以地域名称冠名、凸显特有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作为“敲门砖”,打开市场、打破产业发展的坚冰。
2011年,文登西洋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2015年,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牌子叫响了,文登现在正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依托融西洋参传统销售、大宗商品交易及垂直电商平台于一体的中国(文登)西洋参交易中心平台,深入推进现代物流交易、智慧生产展示、标准化种植、多元加工集聚等功能区建设,构建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价值链提升的现代西洋参产业体系。文登现已构建了西洋参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首家中国文登西洋参交易中心,逐步打造全国最大的西洋参集散地。同时,借力“首农”、供销社等优质平台,串联并带动包装、药肥以及仓储物流等产业链发展。
近几年,王文水的“参”路子再次拓宽,除了种参、烘干参,他自创了“御龙旗”品牌,成立了山东文登继振西洋参产业有限公司。公司厂房在镇中心,占地15亩,建筑面积12000多平米,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生产西洋参的饮片、胶囊、干粉等一系列新产品。
立足特色产业融合文化底蕴,
打造西洋参特色小镇
王继振与王文水曾经在山上的四间屋子被改造成了“参源馆”,正房里存放着王继振当年使用过的天平、烧杯、手稿等历史材料,后院的屋子里则放满了王文水留下的和收藏的各类农用器械,小小的空间里有自己研究出的织帘机,建国后第一代农用喷雾器,专门用来定位播种的木质钉板……走到后山,就能看到接近于野生状态下生长的西洋参。这里是王文水的又一个得意之作,“以后这里就会一车一车的来人,我想让每个来到这的游客都能知道西洋参在这里扎根的历史,都能感受到当年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在山上,曾经的“小破房”被纳入为文登首批历史建筑,在山下,一个依托西洋参产业,利用西洋参文化与文登长寿之乡·滨海养生之都为文化载体的西洋参小镇正在蓬勃建设,大健康视角下的文登西洋参产业,正融合当地原生态资源开始“接二连三”发展。
西洋参小镇以高端康养、休闲度假、文创民俗为特色,在西洋参种植、生产、流通过程中提炼创意文化,加大对西洋参的科学普及力度,广泛宣传西洋参的特殊成分、功能效果等,逐步开发一系列西洋参文化产品,深度挖掘西洋参品牌的文化内涵。去年,年度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名单公布,文登西洋参小镇示范区榜上有名。
如今,经过近40年的发展,威海市文登区的西洋参种植面积达5.4万余亩,年出圃面积约1.5万亩,年产鲜参7500余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西洋参的品牌价值达到116.43亿元。西洋参拉动的百亿产业“大树”正在开枝散叶,结出产业振兴的硕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