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9:51:58
点击:次
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保水、保肥,通气性能好。PH值6.5-7.5。选地势高、排水条件好,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过粘重的土壤、盐碱地不宜种植。
1、整地施肥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房前屋后的菜园土为宜床宽1.2米左右,长度依播种量而定,精细整地,施足床肥。冬前需冬翻冻土30厘米左右,熟化土壤。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在冬前结合冬翻施用腐熟有机肥为好,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块根的形成。
2、适时播种。2月中旬选晴天播种。采用倒栽法即芋种顶端置于土底,播种后地膜低拱覆盖,春分前揭膜炼苗。
3、施好“送嫁肥”。移栽前5—7天,施稀薄速效性氮肥一次(尿素3公斤/亩),作送嫁肥。当芋苗有一叶一心或小片小叶时,即可移植。
1、栽前准备。①深翻整地,芋田要求年前深耕冻垡,移栽前精细整地,石灰消毒,采用单垄或双行高畦栽培,开好腰沟,围沟,保证沟沟相通。②施足基肥,基肥一般在整地前撒施70%,并翻入土中,留30%在定植时作盖种肥。
2、适时移栽。春分至清明日均温达12度以上时即可移栽定植,因育苗倒栽,移栽时仍按头朝下、芽弯曲朝上倒栽,穴距40—45厘米,用火土灰盖种。
1、水分管理芋头前期怕涝,后期怕旱。注意前期清沟沥水,采收以前要排干水。具体来讲,即4—7月上旬,中午出现芋叶蔫垂时,应灌“跑马水”外,一般保持土壤湿润。大暑以后沟内要经常保持约15厘米深的水层,以水不淹畦面为原则,保持畦垄湿润;8月上中旬,应保持厢沟浅水不干,改善芋田小气候;霜降以后,叶片转黄,叶柄下垂,球茎成熟,在采收前15天左右要将沟内水全部排干。
2、追肥。芋头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多次追肥,保证根系发达,出叶迅速,生长壮健。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根据这一规律,具体追五次肥,第一次在芋苗移栽后4叶期结合中耕施提苗肥,待芋苗5—6叶时追第二次肥,第三次在夏至前后,结合培土壅蔸;第四次在小暑前后;第五次在处暑前,促地下球迅速膨大。每次追肥应施在距芋蔸4—7厘米处,不可直接施于芋蔸上,以免发生肥害。处暑后一般停止追肥,以便积累养分。10月份可开始采挖。
3、中耕除草培土。①中耕除草。芋头移栽后,前期一般应中耕除草1—2次,植株周围浅锄,行间深锄,后期不中耕。②培土。培土又称垒蔸,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在5月中旬,培土6—7厘米,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培土10厘米左右;第三次在大暑边,培土15—20厘米。第一、二次培土高度,不超过最低叶互生的交叉处,第三次培土不能损伤心叶,每次培土结合施肥进行。
4、剥残叶、除子芋。①剥残叶。剥叶有利芋田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球茎的膨大。一般割叶3—5次,每次只割去已失去光合作用的基部黄叶。第二次割叶在大暑边,芋叶长至9片以上时进行,以后每隔15—20天割叶一次。割叶不可过多,以免影响产量。②除芋荪。荪芋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在保证种芋足够的前期下,必须铲除部分芋荪,以保证母芋产量。去芋荪主要是铲除中前期产生的芋荪。具体方法是:芋荪出土时,用一竹片或小铁铲沿芋荪附近直插,切断芋荪地下根茎,便于脱离母芋,然后将芋荪轻轻地抽出。芋农淋施多效唑控制芋苗生长,减少叶面积,增厚叶肉,增粗芋柄,从而增强光合作用,提高芋头抗性、品质和产量。
防治原则: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芋头的目的。不能私下使用违反国家规定的药品,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1、农业防治:①避免连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水旱轮作。②选用无病芋种。播种前严格剔除烂瘪带病虫芋种。③及时清洁芋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割去残老病叶,清出田外。④冬季清园,铲除杂草,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年前深耕冻垡,减少土壤中的病虫源。
2、植物防治
利用害虫的驱避性进行防治,用银灰色地膜、遮阳网驱蚜;悬挂黄色黏虫板或黄色机油板诱杀蚜虫。
3、生物防治
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工作,选择好时间释放虫害天敌,创造适合天敌生存活动的环境条件,选择副作用小的农药,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力,有效保护天敌,从而利用天敌来防治病虫害,如赤眼蜂防治斜蚊夜蛾等鳞翅目害虫。
当芋叶发黄萎缩,须根枯萎,即为采收适期。我县一般在寒露边开始收获。留种及贮藏的芋头,应在霜降后采收。母芋(商品芋)和子芋要分开贮藏,采用地窖或湿沙(黄土)掩埋贮存。若采用田间越冬保鲜贮存法,一定要在田间设置保温层,以免冬季受冻,可在离地面15厘米左右处割掉芋株地上部分,在芋蔸上铺放一层稻草,再覆盖一层15厘米厚土层,以防雨、防雪、保温
生产过程中及采收结束后及时将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田间残枝几败叶、杂草和地膜清理干净,集中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以减少病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