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北京食用菌种植加盟(绩溪:加盟长三角,共筑发展梦)

时间:2024-01-18 13:29:07

点击:

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安徽省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加盟长三角食药用菌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联盟,整个皖南仅此一家。加盟长三角食药用菌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联盟,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可靠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合作社充分利用皖南天然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正走向一条人才共享、资源共用、科技互通的创新之路。

建立合作社,创新产业新路

绩溪县巧川村是瀛洲镇唯一的贫困村,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茶叶毛竹、香菇种植及少量山核桃等,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村里人口老龄化严重,家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村民们脱贫增收缺少可靠的门路。担任村主任的胡永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看着别的农村通过发展产业甩掉“贫困村”的帽子,胡永正下定决心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多方考察,拜师学艺,自费引进新品种。

胡永正和弟弟胡永陆牵头组建的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5月,是集菌种生产、基地建设、收购贮藏、城市批发、研发推广等产研购销一体化服务的省级示范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获得了“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殊荣。2019年,合作社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进行的“农林废弃物专用型食用菌品种选育与关键生产技术集成推广”研究项目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合作社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培育了“徽菇9号”、“徽菇10号”、“徽菇11号”、“徽耳4号”“徽菇12号”、“徽耳7号”香菇、黑木耳6改新品种,并通过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2018年从安徽农业大学引进了“皖夏1号”、“皖夏2号”两个食用菌品种,2019年与上海农科院合作进行了5个食用菌新品种的示范研究及推广,制订了《山核桃蒲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和《山核桃蒲香菇生产技术规程》,被列为安徽省地方标准。

近几年,依靠试验研发,将山核桃蒲、油茶壳、桑枝等农林副产品经过处理后添加应用于香菇种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以此项技术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2016年5月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在我社成立了“专家工作站”,2018月,安徽农业大学在我社成立了“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19年获得了“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农民技术培训180人,经过数年的创业,已为食用菌产业创新出一条循环经济新路子。

发展食用菌,带领群众致富

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把壮大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建有1个菌棒工厂、1个试验示范场和5个扶贫种植基地,基地面积120.71亩,其中厂房1.67万平方米、保鲜库6个944立方米、机械化制棒流水线1套、自动接种机2台、灭菌养菌铁架3400个。

他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山核桃的果脯、农作物秸秆、油茶壳等“下脚料”回收作为食用菌原料并进行科学处理,变废为宝,开发出的适合山核桃脯利用的2个香菇新品种成功了,负责人胡永正没有忘记乡亲们,“只有大家都学会科学种植了,才能共同致富。”

2017年,合作社和农商行合作实行了贫困户精准扶贫“带资增收”项目。巧川村30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每年每户将得到2500元的分红,并为胡福华、胡峰铁等在家务工的贫困户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通过精准扶贫帮他们迈过缺资金、缺技术这“两道坎”,拓宽了脱贫之路。巧川村委会也以30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收益2万元,进一步夯实了村集体经济。

为确保农户的付出有回报,胡永正让有闯劲、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自主种植管理和销售,合作社负责技术培训,并与这些贫困户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销售不畅时,合作社以每公斤6元的保护价收购香菇放进冷库贮藏,确保分散农户香菇及时卖出。

“‘合作社 农户’的‘加法’,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捆绑、责任共担’利益联接机制,2019年产香菇棒220万个,总资产853.1万元,产值1542.4万元。以‘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167户农户集中进行食用菌种植,其中贫困户31户,仅种植食用菌一项,就让每户平均每年获得3500元的分红及劳务收入,已有90%的贫困户靠种菇脱贫。”胡永正说。

近年来,瀛洲镇通过在龙头引领上做“加法”,在示范带动上做“加法”,在延伸技术服务上做“加法”,一连串的“加法”,产业扶贫带贫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合作社加盟长三角食药用菌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联盟,把走出去的“民工潮”变成了引回来的“创业潮”,全镇逐步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程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