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植物营养九问,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

时间:2024-05-09 11:14:24

点击:

植物营养九问,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

植物营养九问,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

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

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16种,其中碳、氢、氧主要通过土壤、农家肥获得,尤其是有机碳素,现在越来越需要了,可用嘉美红利进行补充。矿质营养学说理论中,氮、磷、钾需求量最大,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需求量适中,称为中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元素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2、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

①最小养分律。德国化学家、现代农业化学的倡导者李比希提出最小养分律——木桶效应,最小养分是随时间、地点和作物生长期而变化的 最小养分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是平均的,不是含量最高的养分影响产量,而是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制约着作物的产量 。

②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劳动和资本所获取的报酬却在减少。

报酬递减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肥料不是施越多越好,肥料施多了不仅成本高,还可能产生肥害,影响产量或绝收。

③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连续不断地拿走,这就必然会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

养分归还学说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为了获得连续的丰产稳产,必需及时补充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

④同等重要定律。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即使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同等重要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各种养分对作物都是同等重要的,微量元素、稀有元素和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

⑤植物有机营养理论。矿物营养理论,植物为完成生命过程和繁衍后代合成多种有机物,形成组织构成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储藏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生命活动能源(葡萄糖、磷脂、激素、维生素);抵御环境胁迫(生物碱、黄酮)。植物因为需要而合成多种有机物,那么外源供应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同类有机物必然也具有同样的生物效应。天然有机物降解产物—如腐殖酸和海洋提取物中含有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酚类、生物碱类、维生素类、纤维素类、激素类、酶类及其衍生物和中间产物及芳香类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溶于水并被植物直接吸收现在统一称为植物有机营养。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果实香气四溢,甘甜可口,一般果实挥发性成分逾240种,主要为酯类、醛类、醇类、含硫化合物、酮类及萜类化合物。在膨果期特别要留意果实内部营养转化,使果实香甜多汁,风味浓郁,嘉美海力宝促进糖分转化,各种挥发性成分合成,香气袭人,甘甜可口。一般用每亩冲施3-5公斤海力宝,以提高土壤疏松度和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附运输,大大提高各种养分的利用率 。

⑥不可替代定律。

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功效,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如缺磷不能用氮代替,缺钾不能用氮、磷配合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的肥料进行补充。

3、怎样提高植物根部吸肥效果?

植物根部吸收养分主要依靠其庞大的根系。如一株成熟的水稻,其根部有200-300条根,多的可达600-700条,每条根上还有许多支根,支根的先端是根毛,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植物根系一旦长出,就具备了吸收功能。

要想让植物吸收更多养分,就应该让植物多生根,只有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了,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由于植物根系吸收养分需要良好的呼吸条件,根部还需要保持有充足的氧气。在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中耕松土、增施肥料、合理排灌、提高地温、调节剂处理等措施,让植物尽快发根并建立庞大的根系和健壮的植株,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4、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与施肥是什么关系?

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和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施入的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施肥后,见效也慢;而砂性大、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施入的硫酸铵、尿素等速效肥料容易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失,这样的土壤“发小苗,不发老苗”,虽然供肥性能好,但无后劲,作物产量也不高。

因此,施肥时要针对不同的土壤,施肥措施也有所差异。对于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壤,除基肥中多施有机肥料外,还要注意要“少量多次”,以免一次施肥过量引起“烧苗”和养分流失,并防止后期脱肥引起早衰。对保肥性能好的黏土或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因保肥性好,肥料一次用量可多一些,也不会造成“烧苗”和养分流失。但这样的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在作物生长前期,要采用种肥或提早追肥,以促进早期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要控制施肥,尤其是氮肥用量,以免引起徒长,造成减产。

5、怎样根据天气情况对施肥进行预报?

农作物生长发育及施肥效果与天气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光合作用产生的糖是供给根系呼吸作用的能量源,能量不足将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氮、磷、钾、钙、镁、锰、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量明显减少。温度既影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也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如水稻灌水温度过低,容易发生稻瘟病,是由于低温影响水稻对硅、钾的吸收所致,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加入。保护地西红柿浇水温度低于7℃,容易产生大量空洞果。水分一方面可加速肥料溶解,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若水分过多,通气性不良,不利于养分吸收,而且会造成养分流失。

实践中,根据天气变化进行施肥判断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技术。如早春低温年份,水稻溶液发生缺磷、缺锌,应注意及时补充磷肥和锌肥。在光照不良的季节,应适当补充钾肥,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在干旱的年份,油菜溶液缺硼,蔬菜溶液缺钙,要注意及时补充硼砂和钙肥。在多雨的季节,容易造成土壤中有效铁的淋失,要注意及时补充。

6、怎样提高以肥防病的效果?

合理施肥不仅能够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减少病害发生。如在小麦拔节和抽穗期,分别叶面喷施1%和3%的过磷酸钙,可提高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减少发病率。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稻纹枯病、棉花枯萎病、马铃薯晚疫病、西红柿斑枯病等作物的抗性。铜能提高西红柿对叶霉病、甜菜褐斑病的抗性等等。

要提高以肥抗病的目的,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重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要做到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②增施农家肥和套餐肥。

农家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特别是土传病害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③改善土壤pH值。

许多土壤病害对土壤酸碱度敏感。如酸性土壤容易发生真菌和根结线虫,而施用中、微碱性的肥料可减少真菌和根结线虫的发生。

7、怎样快速诊断植物缺素症?

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存在差异。因此,缺少时出现的部位和症状已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如缺氮、磷、钾、镁、锌,在植物体内是可以再利用的养分,缺少时,其症状首先在老叶上出现;而钙、铁、硼、硫,因在体内不易移动,缺少时的症状,常出现在新生组织上,同在老叶上出现症状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缺磷,如果有病斑,可能是缺钾、缺锌或缺镁。在症状从新叶开始的情况下,如果容易发生顶芽枯死,可能是缺硼或缺钙,二缺硫、缺铁、缺锰、缺钼、缺铜时,一般不会出现顶芽枯死现象。要准确诊断,还需要通过对植物组织中的养分进行化验来确定。

8、怎样提高叶面喷施肥料的效果?

①喷施作物种类

棉花、西瓜、黄瓜、番茄、苹果、葡萄等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角质层薄,溶液中的养分溶液被吸收,常有较好的效果;而水稻、小麦、韭菜、大蒜等单子叶植物的叶面积小,且叶子表面覆盖蜡质层,溶液中的养分难以被吸收,喷施效果相对较差。

②喷施部位

主要喷施部位是新陈代谢旺盛的幼叶和功能叶上,而老叶吸收慢,效果差。通常来说,叶子背面气孔比正面要多,溶液易被吸收,应尽量多喷叶子背面。

③喷施浓度

不同肥料其喷施浓度有较大差异。尿素0.5%-1%,过磷酸钙1%-3%,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钾0.5%-2%,微量元素肥料通常在0.1%-0.5%左右。

④喷施时间

叶子对养分吸收取决于溶液在叶子上停留时间。中午温度较高,溶液中水分溶液蒸发,不利于对养分吸收。露水未干时,也不宜施用。通常在午后3点以后喷施为宜。

9、怎样在田间区分作物缺素症与病害?

在生产实践中,植物因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缺素症,常常容易和病害向混淆,特别是由病毒和根结线虫引起的黄叶、花叶、生长不良等症状更是难以区分。要区分是缺素症还是病害造成的症状,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诊断。

①寻找是否有发病中心。

一般地,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病害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且能找到病原菌;缺素症无发病中心,且以散发为主。

②土壤类型和施氮水平。

通常,病理性病害与土壤类型无关,但与施氮水平密切相关,病害常在肥田多发;缺素症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但以贫瘠土壤多发,如石灰质土壤容易发生缺锌、缺铁、缺锰症,而在酸性土壤容易出现缺钼症状。

③天气条件。

病理性病害常常在连阴天多湿的天气发生,干旱时发病较少;而缺素症常常在低温或长时间干旱时发生,如早稻移栽后遭遇低温,容易出现缺磷、缺锌症,土壤干旱时易发生油菜缺硼“花而不实”、大白菜缺钙“干烧心”等缺素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