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食用菊花种植(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时间:2024-03-07 21:44:52

点击:

大理地区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食用菊的栽培起源于中国,别称甘菊、臭菊,是植物界菊科茼蒿属下的食用菊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菊花也由药用逐步向观赏、茶用、菜用等多方面发展,花色由黄色向五颜六色转向,食用菊花不但有药用效果,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可做馅、煲汤、涮火锅、凉拌、软炸、熬粥,可以说食用菊是独具风味的大众保健蔬菜。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1 目前经筛选种植的食用菊品种

食用菊是由现代观赏类菊花品种中选育出来的,是经过驯化的可食用菊花。大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菊花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大理州农科院花卉研究所2016年5月引进一批食用菊品种,经过在大理地区试种及示范栽培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霜满天、春日剑山、清见的霞、紫龙爪等。

2 种苗繁育

2.1穗条的准备

引进、筛选目前具有优势的适合当地栽培的食用菊良种,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菊优良单株作为母株,12〜15cm时打顶,促分枝,分枝15cm时可采穗,一般每15〜20日采一次,一棵母株可采4〜5次。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2.2 基质的准备

食用菊育苗常用蛭石、椰糠和草碳作为基质,配比前先对基质、苗盘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进行杀菌消毒。

2.3 场地的准备

育苗场地要平整、宽敞、装卸方便。育苗必须在可控光、湿、温的棚、室里进行,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育苗场地杀菌消毒。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2.4 器具的准备

育苗常用的器具有装枝条的箩筐、枝剪、杀菌剂、生根剂、容器、穴盘(50孔或72孔)及装穴盘基质用的铲子等。

2.5 混合基质

将经消毒过的蛭石、椰糠和草碳,按1:1:1的配比充分混合,加干净水配成手握不出水,放手不散团的混合基质待用。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2.6 装盘

将充分混合的混合基质装进经严格杀菌消毒好的穴盘,充分压实,与穴口平,然后喷透水。

2.7 剪取插条

在选好的母株上,剪取4cm左右的茎尖作为插条,浸泡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中,2分钟后取出并晾至半干后,沾1000mg/LABT生根剂溶液半分钟待用。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2.8 扦插

用筷子等在孔穴中心打一孔,把插条插入其中,深度为穗长的1/3,并用手立即压实,浇透水。

2.9 扦插苗管理

扦插好的苗盘进入育苗场地后,要及时喷水,保证育苗场地的温度在30度左右,湿度在70%左右,注意杀菌消毒,精心管理约2周即可生根,1个月左右可成苗出圃。

2.10出圃

扦插30日左右,根系长满孔穴时,要及时出圃。出圃苗要选优劣汰,保证出圃苗健壮、整齐、无病害。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3 栽培技术

3.1 形态特征

食用菊的根系、茎基部半木质化,直立。株高60〜150cm。叶互生,卵形至针形,不同品种叶形差异很大。自然条件下授粉不良,瘦果常不发育。分蘖能力比较强,摘心后侧枝生长繁茂。

3.2 环境的要求

3.2.1温度

食用菊的适应性强,喜凉,较耐寒,5度开始萌动,15度生长旺盛,适宜在18〜21度生长。大理可露地越冬,春暖时开始萌芽,初秋自枝梢顶端分化花蕾,9月中旬〜10月开花。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3.2.2光照

喜光,稍耐阴。食用菊属秋菊类,为短日照植物,每日14.5小时以上利于茎叶生长,夜温在10度与12小时以上的黑暗利于花芽发育。但不同的品种对日照反应也不同。夏季日照强时应适当遮荫

3.2.3土壤环境

食用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适合栽种低洼盐碱地,忌积涝。在地势高燥、土层厚、疏松肥沃而排水好的沙壤土种植为佳。以pH6.2~6.7较好,忌连作。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3.3栽培管理

3.3.1田块准备

地势选择以平坦、土壤肥沃、排灌好的沙壤地种植。土壤过黏或过沙,可用厩肥、泥炭、腐殖土等进行改良。秋冬季节要深翻1次土地,使肥料土壤充分腐熟风化,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3月下旬施足基肥,深翻25c叫精细整地后做高畦,畦宽70〜80cm、高20〜25c叫沟宽30cm、深40cm。做到土肥、墒平、沟直。

3.3.2适时定植

5月份在大棚、温室内扦插育苗。6月份开始定植,行距45cm、株距35c叫每亩栽3500-3800株。栽植深度以3〜4cm为好,定植后定根水要浇透。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3.3.3栽培管理

栽培中整型修剪技术关系到食用菊产品质量和产量。从定植开始50天左右,即7月下旬要经常整型修剪,除去植株下部老叶,高的植株要打尖。每株留4-5个侧枝,剥除侧芽,现蕾期每枝留5-8朵花。

定植后2-3周,留3-4张叶摘心,3-4周后侧枝留2-3张叶摘心。在畦边拉线或用竖杆绑缚扶持植株直立生长。开花时为防止雨淋,可在现蕾时搭建临时棚室防雨避风,但要注意通风换气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3.3.4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厩肥1000〜1500kg或饼肥100kg,要充分混匀。5-7月份用腐熟稀粪水(可加入磷酸二氢钾)施用2-3次,在栽后20天浇第一次,每次摘心后再浇1次。8月底孕蕾时,施厩肥1000kg或氮磷钾复合肥15kg。9月初现蕾时喷1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前期浇水以土壤见干见湿为主,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不萎蔫尽量不浇水。植株出现侧芽或见幼蕾时增加浇水量。浇水次数与浇水量视情况而定。不能漫灌浇水,避免植株窒息死亡或发生叶斑病和锈病。浇水后结合中耕除草,以防土壤结板。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3.4防治病虫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等,要及时清理病叶、病株,烧毁残根,并注意排涝。生长期可用80%可湿性代森锌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洒,每5-7天一次,连续2-3次。

虫害有尺蠖、红蜘蛛、蚜虫、菊虎、蛴螬、潜叶蛾幼虫等,量少可人工捕杀,或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食用菊生态栽培技术,可食用可观赏,一举两得

4 适时采收

食用菊9月底-10月初开始采收。选晴天露水干后,采摘充分展开的花,每隔5-6天采收1次,11月底采收结束。采下的花要分级放置处理,保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