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7 23:13:06
点击:次
新京报讯(记者陈璐)9月13日,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河南省漯河市举行,会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三方共同签订《河南省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推广合作协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表示,本次签约将推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河南省各县各村的示范推广,提升全省玉米单产。他说:“在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要求的背景下,玉米单产的推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9月13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三方共同签订《河南省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推广合作协议》。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试验工作,他介绍,应用该项玉米种植技术的玉米密植试验示范田,目前相较周边的普通农田每亩能平均增产200公斤。“该种植技术能推动黄淮海玉米的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意义重大。”
2019年,李少昆研究团队开始在漯河市舞阳县开展玉米的水肥定位、品种筛选等试验活动,并在当地年均培训种植大户上千人。舞阳县姜店乡大王村种植大户王朝索今年第一次应用了李少昆研究团队所推广的玉米种植技术,试种了300亩左右的玉米田,预计今年十月收获,玉米亩产可超过1000公斤。
王朝索说:“这项技术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大大增加了我的玉米产量,玉米田今年的收获预计很不错,来年我打算大面积应用这项技术来种植玉米。”
漯河市共有272万亩耕地,是豫中南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也是黄淮海“大粮仓”的代表区域,在河南省范围内应用和推广该玉米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黄淮海夏玉米的种植效能。河南省漯河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这是一项以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为核心,并且适合本地实际,能够快速复制的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新技术模式,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让玉米产能提升的潜力得到了挖掘,我相信,未来的玉米种植有更好的前景。”
编辑 唐峥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