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02:42:15
点击: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婺城融媒体中心 马晓芬
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金华的很多茶园进入机器采茶阶段。这几天阳光正好,在婺城区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里,近500亩连片茶园茶香四溢,成行成排的茶树吐出新绿,一个“大家伙”发出轰隆隆的声音,灵活地在这片绿浪翻滚的茶树丛中穿梭。几分钟后,一片茶园采茶完成,茶叶顺着气流滑进后端的收集装置。
这个“大家伙”,就是婺城区投用的第一台乘用型采茶机,它的本事可不一般。
一台新机器能抵3台老机器
这台乘用型采茶机是个大家伙,采摘装置、茶叶收集装置衔接紧密,设有履带式轮子,240公斤承重车架。
看着茶叶源源不断地进入采茶机收集装置,婺城区婺江丝雨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建平喜不自禁。他一边关注和指导着工人操作,一边向记者算了笔账。
“有了这个家伙,采茶效率提高了3倍。”赵建平介绍,每年4月中旬左右,茶园会进入机采阶段,主要用于茶饮料加工、萃取、制作抹茶等。跟前期人工采摘单个嫩芽不同,机采效率很重要。
在使用这台乘用型采茶机前,茶园主要采用普通双人采茶机,需要3人负责抬机器,2人负责装袋,等于一台机器要5人使用,一天能采1万斤。而新机器可以乘坐操控,一天可采3万斤,只要一人操作机器,一人负责装袋。
“1台相当于原本的3台,抵得上15个工人。”除了效率外,采摘费也从原来每斤2毛5分降到5分钱,成本平均降低80%。
“目前整个浙江,好像只有四五台,婺城区我们这里是第一台。”赵建平介绍,乘用型采茶机一天能采摘30亩,能覆盖1000亩茶园,“像我们茶园有这么一台就够了。”
推广机器换人,60万元的机器只要付一半钱
婺江丝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叶品牌为“婺江丝雨”,注册于2005年,是金华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赵建平作为合作社创办人,已经与茶叶打了35年交道。
从种植、生产到销售,采摘是茶产业链条里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随着招工难、用人成本高、人员结构老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像赵建平一样的茶农非常焦虑:“未来,如果年轻人不愿意采摘茶叶,我们的茶产业又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婺城区拥有茶园3.1万亩,茶产业是全区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面对发展瓶颈,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农业“双强”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通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加大对农业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机械装备的补助力度,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型农机引进和实验示范,全面提升种植业科技化、机械化水平。
“像我这台乘用型采茶机,购买时60多万元,通过区里农机政策补贴,给予50%补助,大大降低了企业支出。”赵建平说,有农业“双强”行动的支持,有政府实打实的服务,他对茶产业的未来,没啥好犹豫的,只有“干”一个字。
接下来,婺城区将向5000亩平原机采茶园全面推广乘用型采茶机,加大“机器换人”支持力度,提高机械化服务水平,让更多茶农受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