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03:58:41
点击:次
1.选地与整地
酸浆的生命力很强,对土壤的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最好。忌沙地、薄地、洼地。早春整地,施入足量农家肥,
以2000~3000kg/667m2为宜。另外,可在肥中施加硫酸亚铁等,以消除田间和农家肥中的病菌。深翻土壤20~25cm,做成70cm的垄,垄面上宽约50cm,搂平、镇压。
2.繁殖技术
酸浆的繁殖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两种方式。
(1)种子繁殖 秋季采集成熟果实,清洗后获取饱满种子,晾晒后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存放。新采收的种子不能立即萌发,应存放一段时间,但发芽率不高。变温处理可提高发芽率至70%。低温沙藏处理发芽率达85%以上。一般种子寿命长2年。种子处理方法:用40~45℃的温水浸种或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20min,可减少或杀灭种子携带的病毒和病菌等。再用清水浸种12h,捞出后放于20~28℃的环境中催芽,待有7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北方地区适宜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开沟条播,每垄顺播2行,行距25cm左右,沟深1.5~2cm。由于酸浆种子小,不易播匀,故在播种前将种子与一定量的细沙混拌均匀后播于沟内,播后覆土厚约1cm,稍镇压,每日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也可以用松针或较薄的稻草帘覆盖保湿。
用种量为0.5~0.75kg/667m2。温度在20℃时,13~15天出苗。种子繁殖当年可开花结果,但产量较低。为提高当年产量,也可育苗移栽:在温室内育苗,4月初播种,5月末或6月初坐水移栽,株距12~13cm。种子繁殖有利于选育和纯化品种,以便生产出优质的药材。
(2)根茎繁殖 根茎繁殖具有繁殖快、易于掌握、易保苗、植株健壮等优点,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酸浆根状茎的节部生有不定根,可萌发幼芽,长成新的植株。利用这一特性,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将根挖出,剪成10~15cm长的小段,每段上保留2~3个芽。把剪好的根状茎小段条播于沟里,行距约50cm,株距10~13cm,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需先浇水,待水渗下后再覆盖3~5cm厚的土,踩实即可。在气温18℃左右时,15天左右出苗,可连续生长4~5年。
3.田间管理
(1)间苗 播种苗高5cm时以间苗。去掉小苗、弱苗、病苗,以免植株之间争水、争肥;间下来的健壮小苗可作为种栽进行栽植,以扩大栽培面积。株高达10cm株高10~15cm时,开始定苗,株距10~15cm。
(2)追肥 定苗或移栽后,要结合浇水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500kg或尿素10kg左右。果实膨大期再进行一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15~20kg,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也可进行叶面喷肥,将尿素或复合肥配成0.2%~0.3%的水溶液,每10~15天喷1次,喷3~4次即可。追施氮肥要视地力和苗情酌情进行,切忌氮素过量,造成植株徒长,影响产量。
(3)中耕除草 定植初期,每次浇水后应立即铲耥1次,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初花初果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由于酸浆的根系较浅,铲地时注意不要伤根。雨季注意排涝。生长中、后期防止草荒。
(4)促花保果 当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表现叶片肥大、节间过长等徒长现象时,会抑制生殖生长,影响开花坐果,为了调解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促进开花坐果,提果实高产量与质量,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及时抹除多余分枝,对过高植株进行摘心处理(即将植株尖端掐掉),同时拔除过细、过密的植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②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同时控制或减少氮素的用量;
③适当疏除发育不良或多余的花和幼果,保持合理的负载量,使养分集中在较大的果实上,一般每单株留8~10个果为宜;
④开花早期用15~20mg/L防落素溶液蘸花,可有效减少落花落果。
(5)越冬管理 植株完全枯萎后,将枯枝、残叶等清理干净,深埋或集中销毁,以便减少病源或虫源。最好在床面加盖一层细粪土(1~2cm),这样既有利于保护越冬芽,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能改善土壤结构,减轻表土板结或龟裂。
酸浆的抗病能力较强,较少发生病害,但在条件适宜时,也有病虫害发生。
1.叶斑病
叶斑病是酸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各种植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病原为称酸浆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酸浆的叶片和果实外苞叶。发病时,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边缘具不明显轮纹。病斑中间有时出现灰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果实外苞叶染病时,形成不规则状病斑,浅黑色,中间出现黑色小点或霉丛。一般绿色苞叶不易发病,当苞叶变红时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土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植株上,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3~7月均可发生,高温、高湿、苗木生长过密或植株细弱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的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气滞留;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枝叶,减少菌源。
(2)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白叶病
在高温季节,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白叶病。
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浇水次数,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化学防治 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病毒病
酸浆易发生病毒病。该病是在干燥、高温的条件下由蚜虫传播蔓延的,因此应及早消灭蚜虫,减少病虫传播。防止田间过分干旱是防治病毒病的常用方法。
4.虫害
危害酸浆的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红蜘蛛和瓢虫。
防治方法:7月初,苗高30cm左右时,每亩用20ml速灭杀丁,配制成1000倍的药液或45%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天喷1次。施药原则: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低浓度,少次数,安全有效。采收前15天应禁止用药,防止农药残留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