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04:57:44
点击:次
多少人还记得白菜、萝卜、马铃薯老三样过冬的日子?多少人还记得冬储大白菜上市时排队抢购的场景?短短几十年中,中国人的蔬菜供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餐桌上的菜品越来越丰富的背后,是遍布南北的蔬菜大棚、日新月异的蔬菜育种和种植技术。科技改变生活,不仅仅是手机、电脑、互联网,更在一餐一饭的日常生活中。4月13日,中国农科院发布十三五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左右,平均年产值2万亿元人民币,年产量超过7亿吨。
彩椒丰收。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年产7亿吨,满足自销外销
4月15日,山东寿光洛城乡东斟灌村,6000多亩彩椒大棚正在采收的旺季,每天可以采收15万斤以上,这些彩椒远销北、上、广、成都、贵阳、兰州、乌鲁木齐等,几乎覆盖中国大部分区域,同时还有部分出口国外。
东斟灌村村委书记、村里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新生告诉记者,大棚里的彩椒,都是越冬蔬菜,上一年8、9月份定植。11月中下旬上市,收获期可以持续到次年的6月底,仅鲜菜的供应时间就超过半年。
在寿光,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他们种植着不同的蔬菜品种,一年四季中的任何一天,都有大量的蔬菜供应市场。这里是中国最知名的蔬菜生产地,也是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为3.1亿亩,总产量为7.21亿吨,单产为2.3吨每亩,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其中,设施蔬菜产业产值超过0.98万亿元。与2015年相比,播种面积增长了1890万亩,增长6.4%;总产量增长了0.55亿吨,增长8.6%;单产增长1.8%。
2019年我国蔬菜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超过7亿吨的蔬菜供给量,满足了全国14亿人365天中的蔬菜需求,中国农科院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蔬菜市场供求平稳,蔬菜批发价年平均每公斤为4.31元,比十二五期间的3.72元高0.59元,增长15.9%。蔬菜种植布局更加优化,加快发展冷凉蔬菜生产,夏秋季蔬菜供应增长,实现了全年无淡季供应。
与此同时,中国蔬菜还出口多国,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0%。十三五期间,我国蔬菜进口量年平均37.2万吨,进口额年平均7.2亿美元,蔬菜出口量年平均1098.3万吨,出口额年平均152.4亿元,贸易顺差145.2亿美元,比十二五增长了近50%。
增长的不仅是数量,还有品种
“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是满足了周年供应的需求”,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告诉记者,“以前什么季节吃什么菜,过季就没有了,现在一年四季,想吃任何菜都可以买到,哪怕在黑龙江最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南方的新鲜蔬菜。”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几十年中,我国蔬菜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者在北京的一家果蔬超市的蔬菜区看到,这里不仅有产自本地的小油菜、菠菜等,也有来自南方的竹笋、菱角等。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种植的蔬菜品种超过7000个,而且,这些蔬菜的生产,已经不局限于原产地,南菜北种,北菜南迁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设施农业的发展,为蔬菜生产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蔬菜产业还在各地乡村发展中,造就了多样化的特色产业,张友军介绍,“例如章丘大葱、安吉冬笋、百色番茄、蔡甸莲藕、曾家山甘蓝、东海西红柿、华容芥菜、鸡泽辣椒、邳州白蒜、商都西芹等地标品牌,既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也在推动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蔬菜产业的发展背后,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以育种为例,我国蔬菜育种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品种自助率已经达到87%以上。每年都有更多的新品种育成,张友军表示,“十三五时期,仅中国农科院就育成了超过200个新品种,推广总面积超过1亿亩,当前,白菜、甘蓝、辣椒、番茄等常规蔬菜,基本上都是国产品种。”
育种技术发展的同时,蔬菜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张友军介绍,“比如我们研发的以轻型育苗基质替代土壤、全自动精量播种、高密度穴盘育苗调控技术为核心的蔬菜集约化育苗体系,提升了育苗的效率,近三年中,在24个省市累计推广育苗1069.37亿株,种植面积4628万亩,新增设备及商品苗经济效益达277.12亿元。”
蔬菜育种的四次进化
从老三样到数千个品种,从只能吃应季蔬菜,到周年不间断供应,张友军介绍,这和产量、品种、技术都有关系。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中国蔬菜的育种,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张友军介绍,“第一个阶段,是从常规育种转向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在品种上更具有优势,其具有更好的性状。第二个阶段,主要关注产量的提升,提高蔬菜的供应量。第三个阶段,主要关注抗性的提升,尤其是抗虫、抗病的性状,这为减少农药投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个阶段,则关注综合性状的提升,包括抗病、抗逆、高产、高质量等。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我们日常所见到的蔬菜,和以前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们的外观、品质、产量、抗逆性都非常好了。”
现在市面上的蔬菜,外观、品质、产量、抗逆性都非常好。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买到的蔬菜,品相、质量正在变得更好。而对于种植者来说,种植的品种、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寿光东斟灌村书记李新生告诉记者,他们村从1993年开始,不再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改种大棚蔬菜,20多年中,种植技术一直在更新,“最开始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大棚,一个棚3、4亩,种黄瓜,后来我们改种彩椒,大棚也越来越高科技,现在的大棚一个就有20亩左右,种植面积10亩左右,一个棚可以种2万-3万棵彩椒,一棵一年可以产8斤左右。”他说。
寿光东斟灌村收获彩椒。受访者供图
“蔬菜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的重要基础,”张友军说,“蔬菜是维生素主要来源,同时还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是补充人体微量元素最好的途径,而且,不同的蔬菜,所含有的微量元素也不一样,所以,更加丰富的蔬菜供应,其实是全民健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蔬菜科技,种业和机械化瓶颈待突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都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
据了解,我国目前拥有全球第四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库存蔬菜种质资源3.8万份左右。那么,我国蔬菜育种是否还有卡脖子的问题?
张友军介绍,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主要蔬菜,绝大部分都是自有品种,但也确实有一些品种,或某个特定季节种植的品种,进口依赖度较高,“2019年,中国种子协会和海关总署公布过一个数据,主要是我们国家农作物种子进口情况,其中进口量最大的是蔬菜种子。确实,蔬菜里边有一些作物种子进口较多,如菠菜、绿菜花、胡萝卜、洋葱,这四个种类的蔬菜,种子进口比例大概在85%或者90%以上。”
近年来,在进口比例较大的蔬菜品种中,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攻关工作,“比如绿菜花,过去几乎百分之百是进口种子,这些年我们也育成了一些自己的品种,进口比例降低了10%以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品种育成,逐渐降低进口比例。”
在农业生产中,蔬菜生产是科技集成度极高的领域,育种只是其中一项,设施农业更集合了多个领域的技术,此外,机械化也是蔬菜科技中的难题。
蔬菜种植目前机械化程度还不高。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蔬菜的品种太多了,情况也太复杂了,不可能有一种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机械,每一种都需要特定的机械,”张友军告诉记者,当前,我国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率为25%,相对于十二五时期的20%,已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机械化程度还不高。“事实上,提升机械化率,不光是要研发更多的农业机械,还需要其他领域的配合,比如甘蓝,也就是圆白菜,如果想要实现机收,不光要有收获的机械,还需要选育合适的品种,现在的甘蓝,球是贴地长的,机器很难进去,要培育一种球茎离地面比较高的品种,就比较容易实现机收了。此外,像茄果类、叶菜类,各种不同的类型,都需要不同的机械和相应适合机械化的品种。这些,都是未来需要突破的。”
未来培育风味、品质、营养、健康俱全的蔬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数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张友军介绍,未来的蔬菜生产,可能更多注重风味、健康、营养合理等问题。
“比如风味的问题,过去追求高产,在育种中不太注意口味的问题,一些蔬菜中决定风味的基因被丢掉了,这也是人们常说现在的蔬菜味道不如以前的原因之一,”张友军说,“这几年,我们已经开始在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并且育成了具有老味道的西红柿、芹菜等。未来会有更多具有不同风味的品种育成。”
除了老口味芹菜、西红柿,未来还会有更多不同风味的品种。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从吃饱到吃好,吃得健康,已成为当前大部分居民的追求,如何让蔬菜更健康?
张友军解释,“健康可能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营养方面的,未来我们会加强蔬菜营养元素的研究,定向培育出含有更多营养元素的蔬菜。另一个是安全方面的,当前,我国的蔬菜生产追溯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一般大的种植企业都可以做到全程追溯。当前的难题是小农户的追溯问题,小农户比较分散,种植面积小,收益少,很难承担全程追溯的成本,一个只种两三亩蔬菜的小农户,让他给每一个蔬菜做全程追溯,也不现实。这方面,在未来,可能还要依靠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由他们牵头,一方面提升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带动、协助小农户,实现种植技术的更新,这其中,就包括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当然,这也需要追溯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变得更便捷,成本更低,也能促进小农户实现全程可追溯,保障蔬菜质量。”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