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芦笋北方能种植吗(北方芦笋的生长环境及露地优质栽培技术)

时间:2024-03-08 05:02:01

点击:

北方芦笋的生长环境及露地优质栽培技术

芦笋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据医学界报道,对高血压、癌症、心脑疾病、肾炎、白血病等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被欧美国家誉为“蔬菜之王”。国际市场畅销不衰,国内市场已经启动。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好,效益高。

1 生长环境

1.1 温度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芦笋种子的发芽始温为5℃,适温为25~30℃,高于30℃,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下降。用种子繁殖可连续生长10 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区地上部枯萎,根状茎和肉质根进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温暖地区,休眠期不明显。

休眠期极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最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最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芦笋每年萌生新茎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茎供食用,其生长依靠根中前一年贮藏的养分供应。嫩茎的生长与产量的形成,与前一年成茎数和枝叶的繁茂程度成正相关。随植株年龄增长,发生的嫩茎数和产量逐年增多。随着根状茎不断发枝,株丛发育趋向衰败,地上茎日益细小,嫩茎产量和质量也逐渐下降。一般定植后的4~10年为盛产期。

1.2 土壤

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凡pH 为5.5~7.8 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为适宜。

1.3 水分

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比较耐旱。但在采笋期过于干旱,必然导致嫩茎细弱,生长芽回缩,严重减产。芦笋极不耐涝,积水会导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块应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2 繁殖方法

芦笋的繁殖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①分株繁殖:是通过优良丰产的种株,掘出根株,分割地下茎后,栽于大田。其优点是,植株间的性状一致、整齐,但费力费时,运输不便,定植后的长势弱,产量低,寿命短。一般只作良种繁育栽培。②种子繁殖:便于调运,繁殖系数大,长势强,产量高,寿命长。生产上多采用此法繁殖。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之分。直播栽培:有植株生长势强,株丛生长发育快,成园早,始产早,初年产量高的优点。但有出苗率低,用种量大,苗期管理困难,易滋生杂草,土地利用不经济,成本高,根株分布浅,植株容易倒伏,经济寿命不长的缺点。因此,除土地多,气候温暖,芦笋生育期长的地方采用外,通常不大应用。

3 栽培技术

3.1 选择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绿色之光新品种,该表现为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匀称、头部鳞片紧密不易散头、色泽浓绿、商品性好、产量高,植株属矮化型,抗病、抗倒伏,属绿、白笋兼用品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用种。

3.2 营养钵培育壮苗

北方地区一般大棚或日光温室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

3.2.1 备足营养钵:首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疏松沙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3~1.5 米、深10~15 厘米。制钵前每立方营养土应施入腐熟好的鸡粪15~20千克,磷肥1千克,草木灰5千克,充分拌匀后打钵。钵体直径8厘米以上,钵高10厘米,每亩大田需备钵2500个。

3.2.2 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壳厚且有脂质,吸水较慢。首先用50%多菌灵300~500 倍液浸种24 小时,再放入25~30℃温水中浸种2~3 天,每天更换新水2~3 次。浸种后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25℃左右温水淋浇1~2 次。或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然后用常温水浸泡12~24 小时,淘洗干净,用消毒过的湿纱布或毛巾包住,放在28~30℃的环境中催芽,当80%的芦笋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3 适期播种

播种前营养钵浇透水,每钵一粒,播后覆细土2厘米厚。然后撒施毒饵防地下害虫。最后畦面平铺地膜,畦上用弓棚盖膜实行双膜覆盖。

3.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应以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防治病虫为中心。出苗前床温白天20~30℃,晚上不低于12℃。前70%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逐步通风炼苗。当幼苗高20厘米左右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此期保持苗床湿润。幼苗瘦弱应补施苗肥,肥水结合。及时去除苗床杂草,发现蚜虫等危害及时喷药防治。

3.5 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

芦笋适宜土质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嫩茎的优质高产。酸碱度过大且粘重的淤土均不适宜芦笋生长。

芦笋是多年生作物,一经定植,土地即无法再全面耕翻。因此,在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每亩施有机肥3~4 方,复合肥50 千克耕后耙平,搞好田间灌排工程,南北纹线开挖定植沟。行距1.2~1.5米,沟宽40~50 厘米,深30~40 厘米。移栽前沟内亩施复合肥50千克,饼肥40千克,有机肥2~3 方。均匀施入沟内并与回填土壤混合均匀。移栽时定植沟离地面10厘米为宜。每25~30 厘米定植一株,每亩栽1500~2000 穴。做到边起苗边分级,栽植、浇水、覆土等作业一次完成。大壮苗每穴栽一株,弱小苗每穴栽两株,壮弱苗分开定植。定植时要定向栽植,即地下茎着生鳞芽的一端要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一条直线,便于以后培土采笋。幼苗成活新茎上出后,要分期逐步填平定植沟。

3.6 田间管理

3.6.1 查苗补苗:定植1 个月后要进行查苗补苗。补苗时要浇足底水,确保成活,补栽的幼苗仍要注意定向栽植。

3.6.2 浇水:芦笋变态针状茎如同针叶,蒸发量大大减少,所以芦笋比较耐旱,但适时浇水又是芦笋高产的必要条件。定植后及时浇水缓苗,待水渗下后再覆土,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墒情变化适时浇水。夏秋季节温度高,水分消耗多,要确保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冬季封冻前浇越冬水,以利芦笋安全越冬。

3.6.3 追肥:定植后7~10 天浇1 次稀粪水,以利活根缓苗。定植初期,应采取淡肥勤施,促苗早发,施肥一般掌握在每次松土除草完毕和新茎抽生前各施1次,施肥以腐熟淡粪水为好,或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5 千克。要多施草木灰、焦泥灰等含钾量高的肥料。随着苗株长大,用肥量要逐步增加,促使植株粗壮,根盘扩大。入秋后追施1 次秋发肥,667 平方米施有机生物肥250~1000 千克,或复合肥10~15 千克,或相应的尿素和磷钾肥,到10 月下旬结束施肥。进入采笋期后增加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可视情况随水开沟追肥。

3.6.4 适时留母茎:为达到周年生产,可采用留母茎的方法,一般在春季采收15~20 天后,芦笋长势减弱时开始留母茎。留母茎时要选择直径在0.8~1.2 厘米的茎。

3.6.5 除草培土:在生长期,要根据情况及时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适当培土1~2 厘米,逐步增加覆土高度,至10 厘米左右为止。

3.6.6 防涝保湿:要及时开好排水沟,沟渠相通,做到雨后沟干无积水,遇连续干旱时,要灌跑马水保湿。

3.7 采收

3.7.1 采笋时间:一般芦笋栽培第2 年即可采收,第3 年达到丰产年份。芦笋一般在4 月上旬开始采笋,采笋期的长短与笋龄有关,笋龄长采收期长。采笋时间一般在上午7~9 时和下午5~6 时。

3.7.2 采笋:采笋长度根据加工厂的规格而定,一般长度为18~20厘米,过长过短都会直接影响芦笋产量。

3.7.3 采笋留茬要合理:一般在地表下2~3 厘米,留茬过高后期容易腐烂,使周围新发芽嫩笋感染锈病。采收后的芦笋要用湿布覆盖,及时进行冷藏或销售。

3.8 清园整枝

12月中下旬至2月下旬,茎秆已全部枯死,须彻底清园,及时拔除枯茎,清除落叶杂草,集中处理烧毁,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北方芦笋的生长环境及露地优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