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07:11:06
点击:次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亚林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十年来,河南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摆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我们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方略,守住种业安全的大国战略底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南基层有一批育种专家,他们扎根基层,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培育出了众多种子,造福一方甚至全省全国的人民。大河报·豫视频即日起推出“我的农业芯”,请育种专家们讲述他们的打造中国农业芯的故事。
11月10日,细雨霏霏。在新乡市农科院白菜研究所的试验田内,白菜育种专家原让花正带领着她的团队成员进行田间选种,试验田内近800个品种的大白菜生机勃勃。普通新乡市民不知道的是,平时所吃的10棵白菜里,有9棵都是新乡市农科院白菜研究所育的种,最爱吃的“新乡小包23”也出自这里。
曾没有通过审定的白菜新品种 竟“霸占”市民餐桌20年
在河南厨师圈有一句话:“不知道小包23的厨师,不是个合格的吃货。”这充分体现出小包23的魅力。“没丝绺”这句河南话形象地说出了“新乡小包23”最大的特点,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白菜品种改良岗位专家、新乡市农科院白菜研究所所长原让花解释说,“没丝绺”也就是植物纤维少,掰开叶片没有纤维相连,这样的白菜口感非常好。
原让花告诉记者,“新乡小包23”另一个特点就是棵型大小适中,非常适合现代家庭的结构。“原来家庭人口普遍较多,选择大白菜也是要球大、产量高,但现在家庭人口普遍减少,新乡小包23无意间正好迎合了这种趋势。”
原让花所长给记者讲述了“新乡小包23”诞生后的一个小故事,第一次参加河南省审定,正是因为“个头”稍小,而没有通过审定。而当时参与示范种植的菜农则纷纷向研究所要种子,菜农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个白菜最好卖,价格比其它品种每斤都要多卖1毛钱,同时在其它品种还没有开卖的时候,新乡小包23就被抢购一空。
市场的认可不仅给菜农带来了极大的种植热情,同时也给了研究人员极大的信心,最终,“新乡小包23”凭借着多项超高的指标特征被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002年又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原地区的主栽品种。如今,“新乡小包23”已“称霸”餐桌20多年。
一代代“菜妈” 扛起“白菜王国”大旗
新乡市农科院白菜研究所不仅有引领行业时尚的大白菜杂交种“新乡小包23”,这个四线小城的白菜研究所还有更大的能耐!一组数据可能颠覆你的认知。新乡市农科院白菜所先后培育出了河南省第一个早熟大白菜杂交种“新早89-8”、河南省第一个长筒大白菜杂交种“新乡903”以及“新早56”“新早58”“新中78”“新科小包26”等一系列大白菜新品种。
大白菜在中国起源,目前公认的起源中心有河南和山东两省,可以说在新乡研究培育大白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更有着历代传承的人才优势。在白菜研究所,第一代育种人自然是曾任河南省大宗蔬菜岗位专家、有着“菜妈”之称的原连庄研究员,她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河南省农科系统一等奖5项;国家专利5项。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农工党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三八红旗标兵等荣誉称号,享受河南省政府津贴。
原连庄退休后,第二代“菜妈”原让花接过了培育优质白菜的大旗。如今,原让花带领研究团队,针对大白菜生产中存在的高产品种不优质、优质品种不高产的矛盾,通过大量引进新材料、广泛征集新资源,并利用杂交、复交等技术措施,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良自交系、培育出了一系列大白菜新品种。
新品种叠出 育种事业在这里传承
2000年以来,她们先后培育出了20多个大白菜新品种,其中,原让花主持的“国鉴耐热抗病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8的选育与推广”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抗病虫早熟大白菜新早56的选育与推广”和“丰产优质多抗大白菜新中78的选育及应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截至目前,原让花及其团队累计推广大白菜种植面积10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
王晓玲是团队中比较年轻的一员,2013年来到白菜研究所。“家里人干一辈子农活了,好不容易上个大学,你又去干农业了。”王晓玲至今仍记得考上大学那一年妈妈对她说的这句话。王晓玲家在濮阳农村,妈妈当年对于女儿选择农学专业很不满意。“我给我妈说,要是你站在地头对别人说,这都是我女儿培育出来的种子,你骄傲不骄傲。”王晓玲最终用这句话把妈妈逗开了心。
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推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快也要10年左右。“可以说培育种子的每个阶段都很值得期盼,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的努力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原让花所长说王晓玲对待育种工作“很痴迷”,这让她感到欣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耐得住寂寞,沉浸在育种的快乐中,也让她看到了育种事业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希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