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中药种植前景好(高山中药材种植前景广阔)

时间:2024-03-08 07:33:41

点击:

昆明市高山中药材种植培训会现场。 记者刘凯达摄

“昆明周边的农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支柱产业少,近年来,中药材产业正在北部地区兴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昆明市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培训会上,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昆明市中药材产业专家组组长杨生超教授说。

9月底,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组织召开昆明市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培训会,现场学习观摩东川舍块3100米海拔的高山中药材品种展示基地和种植基地,邀请昆明市中药材产业专家组的专家向各县区中药材管理部门、东川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专题解读全市发展高山中药材产区的路径和方法。

劣势即优势 特色产业也可以形成支柱产业

东川在昆明的最北端,境内海拔最高为4334.1米,最低为695米,高差悬殊3649.1米,农业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东川的高山地区,传统的作物是苦荞和马铃薯等,收益都比较低。”东川区经作站副站长阳厚才说,高寒山区通常都比较贫困,且产业基础很薄弱,想要发展,就要因地制宜找准路子。

“高山地区气温低,植物生长缓慢,淀粉类物质沉积少,活性成分积累多。在药材中,淀粉是‘分母’,活性成分是‘分子’,越少的淀粉含量意味着越高的品质。”在专家的眼里,东川高寒地区的气温劣势反倒成了种植中药材的优势。杨生超认为,如果能在东川高寒山区规模种植中药材,并将关联品种一起种植,将会形成一个中药材大产区,规模化会带来更高的产业产值,真正作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杨生超调查发现,轿子雪山周边的几个乡镇目前均把中药材种植当作特色产业来发展,而在他看来,这些乡镇乃至东川更应该将中药材种植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东川现有的资源优势也足以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支撑。“东川完全可以将中药材产业做到10个亿的产值规模。”杨生超认为,东川高寒山区的自然条件很好,只是苦于没找对路子。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事业部总监、昆明市中药材产业专家组成员严新也认为,只要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可持续化、全产业链化,整个云南都可以打造出优质中药材品牌。

让合作社成为完善产业链条的关键

昆明凯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在东川有300多亩的种植基地,种植当归、附子等中药材,同时还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支持,扶持周边2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带动他们增收。“我们公司跟中药饮片企业和制药企业签订协议,按需种植。”公司总经理周明旭介绍,订单式种植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订单需求调整种植面积和方式。

云南一枝蒿制药有限公司则是一家集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副经理林文涛表示,“一条龙”企业的优势在于通过加工手段提升产业附加值,而自产自销的模式则可以灵活调整种植计划。

以上两家企业各自有其优势,但在杨生超看来,中药材产业并不是简单的收购关系,其受市场的波动影响特别大,有些中药材种植周期长达3年,若中间出现变数,企业就难以应对。

周明旭也提到,在2015年左右,受甘肃产区自然灾害的影响,当归行情一路走高,2018年左右才回归冷静。类似于“订单式”种植模式和“一条龙式”自给自足的模式如果遇上市场突变,很难不受影响。林文涛说:“目前我们公司种植的雪上一枝蒿自用足够,但如果大量生产种植,原材料就会过剩。”

杨生超认为,理想的模式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过去,大家都认为合作社可以作为一个种植散户的聚合体直接面向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但其实合作社在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它的优势在于跟农户联接上,而这恰恰是大企业的短板。”杨生超说,自己曾发现,作为全国中药材龙头企业的康美药业进入东川以后收不到原材料,但东川当地的种植大户却苦于药材滞销。“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有问题的,康美药业在掌握市场上有绝对优势,却找不到种植户。如果合作社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好这个桥梁优势,对整个产业都会有很大影响。”对此,林文涛表示赞同,“大公司直接跟农户打交道确实有困难,农户人太多了,需要一个中间联系纽带,就是合作社。”

本土企业需要“外向”起来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后,林文涛表示收获很大。“在种植上专家们很有经验,从一张照片就能知道是什么病虫害。而他们带来的先进理念更为重要。”林文涛说,种植企业受地域的限制,对外交流很少,专家们带来新的理念,企业实践后加以反馈,就会在业内形成良性循环。

参与分享经验的严新认为,这样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种植企业还好一点,很多农户把中药材种植看成跟种土豆和玉米一样,他们不知道有些中药材有特殊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培训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外面的行业信息。”

在严新看来,东川的中药材种植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有种植基础,但是产业发展理念相对滞后。“目前,国内有不少贫困县都在发展中药材种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靠质量突围,靠规范化的管理和标准化的生产。”严新认为,培育一个产业是非常复杂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先进的产业理念缺一不可。

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202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突破27万亩,主要集中在轿子雪山周边高海拔的北部县区,为充分发挥高海拔的区位优势,昆明市将努力打造以轿子雪山为中心的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产区,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记者辛亚洁报道

来源: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