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河北石榴种植基地(沿着黄河看小康16丨刘沟石榴种满坡)

时间:2024-03-08 07:45:39

点击: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杨利伟 冯刘克

张贺岭今年42岁,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跟树打交道。初中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放蜂人,走南闯北,循着季节的交替,追寻槐树、枣树等开花的讯息,最喜欢的是深山老林,多见树木不见人。2002年,张贺岭返乡种石榴,侍弄石榴树也是把好手,如今成了荥阳市富农石榴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刘永生年纪小,见识可不少,1998年出外闯荡,在河北省卖过汽车配件,在郑州卖过化妆品,还曾开过公司当过老板。2010年,刘永生返乡种石榴,跟张贺岭比着葫芦画个瓢,成立了荥阳市富民林果苗木专业合作社。

“守着家不出去,人均年收入38000元,干啥会比这强?这些年,出去务工的、做生意的大都回到村里了。全村390多户人家,基本上家家户户种石榴,各式各样的合作社成立了40多家。”8月20日,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党总支书记刘学斌对记者说。

刘沟种石榴,远近闻名。刘沟就在黄河南岸,邙岭之上,种出来的石榴叫河阴石榴,古代曾作为贡品。2007年5月,河阴石榴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条兴榴大道穿村而过,道路两旁种满了翠绿的石榴树,石榴缀满枝头,向阳处的果实已经染上红晕。“刘沟是丘陵地形,最大的一块平地也不过120多亩。”刘学斌说,“你所看到的地方都是种满石榴的山坡,看不到的地方都是被石榴树遮挡住的深沟。”

据介绍,荥阳市北部邙岭土壤质地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产优质河阴石榴的必要条件。土壤肥沃,有黄河之水滋养,加之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该地区生产的河阴石榴,表现为果面着色好,果个大,核特软,含糖量较高,品质高。

“在我们这一带,没有石榴,过不成八月十五。中秋节走亲戚如果不弄一箱石榴,看上去就不像那回事儿。”刘学斌说,“虽然种石榴历史悠久,但是靠它致富还是最近十多年的事儿。”

在2004年以前,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玉米、红薯,因为地形原因,无法精作管理,产量很低。石榴种植面积很小,销售面临困难。村民们人均年收入不足1200元,曾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

“那时候村里还留下几十棵石榴古树,当地人把这种石榴称作‘河阴铜皮’。后来,引进了优良品种,以‘河阴铜皮’为母本进行了嫁接,得到了现在的‘河阴软籽石榴’。”刘学斌说,“河阴软籽石榴吃起来不用吐渣,石榴籽掉到地上不沾土,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守着河阴石榴这个“金饭碗”讨饭吃,这种局面要改变。荥阳市决定推广河阴软籽石榴种植,为强村富民打开突破口。2004年,河南大学郑州校友会也开始对刘沟村进行帮扶,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石榴产业,帮助刘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榴种植专业村。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开始扩大石榴种植面积。2003年,石榴只有600多亩;2005年,发展到3000多亩;现在俺村的石榴种植面积达5000亩,房前屋后,沟沟坎坎,能刨个坑的地方都种了石榴,每一小块鸡叨地都成了宝贝。”刘学斌说。

刘沟村脱贫致富了,还辐射带动周边广武、汜水等乡镇形成长达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河阴石榴产业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规模效应,让当地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从容。

2016年,刘沟村开始试水电商。如今刘沟村的河阴石榴通过网上销售的占比达60%。“每年石榴成熟的季节,物流公司都在俺村扎堆摆摊设点,一些较大的物流公司每天的发货量惊人,九米六长的卡车,硬是能拉走3趟。”刘学斌说。

刘沟村的石榴生意风生水起,村民的思想也开始活泛起来。2019年,张贺岭、刘永生拉上石榴种植大户刘相义,搞了个“强强联合”,成立了刘沟软籽石榴苗木专业合作联社。一到石榴销售时节,3个人分工合作。刘永生住到上海,对接上海果优果品公司、盒马鲜生等采购商,刘相义和张贺岭在家负责采摘、装箱、发货,一季下来销售400多吨石榴。3个人乐了,“往后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