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00:06:30
点击:次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胡巨成 刘宏冰 谭勇
大别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新县是一座英雄的城。
无论从哪一方来,英雄山上的巨型雕塑“红旗飘飘”,总是率先进入眼帘,并一路指引你走进红城,叩问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红旗飘飘矗丰碑(刘宏冰 摄)
作为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落脚地,革命战争年代不足10万人的新县,却献出了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
历史更迭,大别山山水长青;薪火相传,老区人肩负重任。赓续大别山精神,新县人民步履铿锵、意志坚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刘宏冰 谭勇
为有牺牲多壮志
大别山是座革命的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在新县留下了365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800多处文物点和131处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都见证了光荣历史,每一处都熔铸了不朽的红色精神。
2013年9月,大别山干部学院经批准在新县成立,成为省委组织部重点建设的三所干部学院之一,2019年进入中央组织部首批备案的全国64家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名录。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领袖话语,饱含深情,振聋发聩。
鄂豫皖苏区首府街区(刘宏冰 摄)
大别山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孙伟表示,学院紧紧依托大别山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讲好大别山革命历史,传承弘扬好大别山精神,引导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深植理想信念之根,铸牢对党忠诚之魂。
“一批又一批学员走进老区,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心灵感悟大别山精神,学院干部教育培训持续火热,今年以来已举办培训班近600期,培训学员3.2万余人次。”孙伟说,建院10年来,全院教职员工倾心尽力,成功打造由现场类、访谈类、情景类等11大类120余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8月20日,新县2023年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培训在武占岭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开训。讲授大别山革命历史,组织学员到红色遗迹观摩学习,是该县历年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培训必不可少的内容。
2014年11月,在大连事业有成的罗传周,看到曾爆发白沙关农民革命起义的家乡——陡山河乡白沙关村竟成了“软弱涣散村”,就毅然返乡回村带领乡亲们谋发展,并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还投资2亿余元,建起了武占岭生态旅游区和武占岭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直接带动200多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让周边五六个村的7000多人从中受益。
罗传周说:“我们家以前是领着红军烈士遗属补助过日子的。如今生活好了,如果只满足于自己过舒坦日子,我又如何能心安?”
遍访新县,从普通群众到广大党员干部,老区人特有的革命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让记者印象深刻。
“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大别山精神的底色,用忠诚和智慧书写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激动地说,全县干部群众唯有团结奋进、努力拼搏,才能把“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变成老区群众的美好生活。
敢教日月换新天
青砖瓦房,绿树掩映,两进小院,回廊相连……走进箭厂河乡戴畈村“三留守”服务中心,欢乐扑面而来:
孩子们在室内看书、唱歌、跳舞、做游戏;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下棋、健身、看电视;爱心志愿者兼任老师和护理员,端茶送水、打扫卫生,忙而不乱。
“留守老人照料难、留守儿童照顾难、留守妇女就业难,曾是让我们头疼的问题。”箭厂河乡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三留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吴建说。
2017年11月,时任信阳市民政局老龄科科长陈孟辉被派驻戴畈村任第一书记,他多方筹资,搭平台、建场所,招募留守妇女照顾留守老人、关爱留守儿童,逐步探索出一套解决“三留守”人员问题的服务管理体系,陈孟辉也被亲切地称为“三留守书记”。
五谷丰登看田铺(刘宏冰 摄)
从建立鄂豫边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四角曹门党支部,到形成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从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区,到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敢为人先、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红城新县薪火相传。
“工作在老区,生活在新县,总能时刻感悟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汲取勇当前锋的奋进力量。”到新县工作将满2年,县长李晓亮颇有感触: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就要学在前、谋在前、干在前,争创一流业绩,争做时代先锋。
喜看稻菽千重浪
暑去秋来,山中渐凉,正是阳荷姜收获季节。周河乡大别山阳荷姜产业园负责人匡建新,带着乡亲们正干得热火朝天。
在深圳打拼10年的匡建新,2017年响应新县“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号召,回乡做起了特产开发。
药食同源的名贵山珍阳荷姜,被誉为“亚洲人参”。大别山是阳荷姜传统适生区,经过野生品种选育提纯、改良试种,匡建新已规模种植阳荷姜1500亩,研制开发阳荷姜系列开胃下饭菜,投资上千万元建起了自动化生产线。
匡建新和他的阳荷姜基地(刘宏冰 摄)
“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各电商平台追捧。”匡建新兴奋地说,“这里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阳荷姜种植加工基地。”
无独有偶。新县五马山下,西河粮油博物馆馆长张泽成,多年醉心于将野生油茶资源转化为优质山茶油产品,打造“西河粮油”系列品牌。
“山茶油是天然绿色食品,有着极佳的抗癌、保健作用,很受追捧,我们新开发的精油、洗护用品也大受欢迎。”张泽成高兴地说。
在匡建新、张泽成等人眼里,大别山遍地是宝。让优质特产走出大山,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追求,也是党和政府的永恒使命。
“自从城乡公交通到家门口,我再也不用跑上几十里地去收发快递了。”从事电商行业近5年、创立了“姣姣小厨娘”电商品牌的陈店乡磨云山村村民卢姣姣感慨地说。
卢姣姣正在直播带货(刘宏冰 摄)
在陈店乡,像卢姣姣一样从事电商行业的有400多人。新县已有“中国淘宝村”5家,2022年,全县电商线上交易额高达13.12亿元。
这得益于新县成功创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实现了城乡公交全域覆盖,快递物流、电商服务通村达组,打通了电商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新县还大力做优特色产业,发展茶园30万亩,种植油茶34万亩、中药材7万亩,建成中药材(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获评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贯通全县的“四好农村路”,通村达组的城乡公交,不仅盘活了当地产业,也带火了全县9个乡镇30多个旅游景点。
美丽乡村周河乡冯楼(刘宏冰 摄)
金兰山、香山湖、丁李湾、田铺大塆、大别山露营公园……大别山中“红、绿、古”三色资源交相辉映,青山绿水间“九镇十八湾”争奇斗艳,新县因此成为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目的地、全省唯一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2022年,新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3.5%。
在大别山精神的激励下,老区人民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一线讲述】大别山精神激励我成长
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党支部书记 罗传周
高中毕业后,我只身前往大连闯荡,多年打拼,终有所成,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200多名员工。
人虽在外,但我对家乡的牵挂却始终不变。2014年,我响应家乡号召,回乡带领群众谋发展,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我拿出300多万元将村集体山场购回,又投资107万元硬化了5个村民组的道路,收回了长期被私占的水库和集体茶场,重新公开对外承包。几件事做下来,党员心气顺了,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信心也足了。
这道理那道理,让群众受穷没道理。我到处找资金、跑项目、兴产业,先后协调争取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建文化广场,整修库塘堰坝,修缮提升白沙关农民革命起义旧址等红色遗址,重点打造了“一路一果一品味”的产业观光路。
2017年,我又投资建设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以漂流为主的多种旅游产业项目,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随后,我又投资兴建了武占岭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别山,学习传承大别山精神。
如今的白沙关村已经大变样,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多项殊荣。家乡越来越美,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整理)
【专家点评】当好新时代大别山精神传承人
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祝辉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英雄史诗,建立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孕育铸就了大别山精神。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老区信阳考察调研,提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两个更好”的重大要求和殷殷嘱托,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重大机遇,让老区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绘就了“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宏伟蓝图。作为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信阳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理当带头弘扬大别山精神,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当前锋、作表率、争第一,树立老区信阳“努力工作、幸福生活”新形象。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关键是要把学习大别山革命历史和赓续大别山精神同推进新时代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大别山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良好的绿色生态结合起来,整合资源优势,统筹推进茶旅、红旅、交旅融合,建设好全民国防教育基地、长征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文化传承区。让“绿”的更绿、“红”的更红,全力构建特色鲜明的老区发展出彩新格局,让百姓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要努力以党员干部的主动,赢得社会各界的互动,凝聚建设美好生活的共同行动。只有这样,信阳才能在百舸争流中奋楫争先,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两个更好”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成功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城市品牌,为老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记者手记】大别长青精神永存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新县采访,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生生不息的大别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老区人民。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刘宏冰 摄)
无论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纪念馆,还是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学生和游客络绎不绝。小小红色志愿者们,绘声绘色地讲起红色故事。讲者激情澎湃,听者无不动容。大别山精神就在这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悄然传递,润物无声。
小城静美,乡村和美。让留守老人颐养天年,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让留守妇女家门口既挣钱又顾家,新县创新探索的“戴畈模式”,成了老区干部群众坚守初心、倾心为民的生动写照。
因地制宜布局优势产业,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让大别山与外界顺畅连接,打通了全域旅游的交通要道。随着大山深处的产品插上电商的翅膀“飞”向全国各地,人们也感受到了大别山精神的生生不息。
新县人民正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朝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奋力奔跑。(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