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甜玉米的种植密度(盐碱地丰收丨盐碱地里的甜蜜 首次收获高产甜糯玉米)

时间:2024-03-09 02:02:40

点击:

秋雨过后的山东半岛天气转凉,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郭马村的盐碱地里,49岁的高文俊穿起长袖衣服掰玉米,剥开外皮后的玉米穗子粉紫色、米白色相间,“口感是甜加糯的,吃着软软的。”

郭马村是渤海附近的村子,全村将近一半耕地是盐碱地,小麦、玉米亩产普遍偏低。但在今年,村里盐碱地上长出高产量甜糯玉米,亩均收益更是往年数倍。

今年8月,鲁甜糯191正式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东首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正式诞生。盐碱地面积近900万亩的山东省,今年迎来有甜味的丰收。

盐碱地丰收丨盐碱地里的甜蜜 首次收获高产甜糯玉米

9月20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试验田里的鲁甜糯191。受访者供图

盐碱地里的甜玉米,农民能按个卖

8月初的一天,45岁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副所长刘霞接到一个电话后激动不已,对方说滨州盐碱地试验田里的甜糯玉米长势很好,希望她去现场看看。紧接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于8月11日组织专家,对无棣县盐碱地选育的甜糯玉米进行测产,测产结果为:种植密度每亩2957株,鲜穗产量为1333.4公斤。这意味着山东首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鲁甜糯191正式诞生。

盐碱地丰收丨盐碱地里的甜蜜 首次收获高产甜糯玉米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试验田的鲁甜糯191。受访者供图

久居山东半岛的农人,对农谚“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里描述的场景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高文俊记得小时候,盐碱地里白茫茫一片,小孩端着簸箕去刮地上的盐,然后交给大人腌萝卜。

刘霞自小在青岛胶州长大,她对重度盐碱地里几乎寸草不生的景象印象尤深。“即使是在土壤含盐量达到千分之二和千分之三的盐碱地上,长出的农作物也普遍比较低产,而且品质不高。”

盐碱地丰收丨盐碱地里的甜蜜 首次收获高产甜糯玉米

8月11日,刘霞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小泊头镇试验田里看鲁甜糯191长势。受访者供图

“盐碱地比较缺淡水,长出来的玉米,看着就不丰润,吃到胃里,总觉得不好消化。”高文俊将甜糯玉米收获后,请侄子尝了尝。侄子告诉他,这玉米比较可口,吃完很快就又饿了。

高文俊在2010年返乡后,在村里种起白蜡树。他习惯在白蜡树下种玉米,但往年种的普通玉米亩产在800斤左右,一亩地玉米能卖一千多块钱。“甜糯玉米的好处是,它不按斤卖,按个卖。我这一亩地,收了两三千穗玉米,哪怕一穗玉米卖两块钱,这一亩地的收益也是往年的三倍。”

“盐碱地里种的甜糯玉米,比较招人稀罕。我们农村里的人都没见过这种玉米,城市里的人更稀罕吃这种玉米了。”高文俊9月23日丰收节当天就已经把三亩地的玉米收完了,他把玉米拉到镇上卖了一部分,一穗卖到了三块钱,另一部分放进冷库里,“储存些留着吃,先不急着卖。”

十年攻坚育种,试验田里与乌鸦争好苗

高文俊家里养了一群鹅,他把甜糯玉米的秸秆,粉碎成饲料喂鹅吃,他发现这款“新饲料”在鹅群中很受欢迎。但试验田里的刘霞,却被小动物们贪吃甜糯玉米折磨得头疼,“试验田里,经常有鸟闻着香味,成群地来偷吃玉米苗儿。”

“在济阳县的试验田里,凌晨五点钟就能见到成群的黑乌鸦,它们呼呼啦啦地飞到试验田啄玉米苗儿。人过来驱赶,黑乌鸦们又呼呼啦啦地飞天上去了,田埂里留下被扑倒的玉米秸秆。有时候,这些凝结了育种人员大半年心血的育种材料,就这样被鸟全毁了。”

试验田管理人员一开始立稻草人吓唬飞鸟,但很快鸟就不害怕了。之后又用了西瓜掺药,甚至用肉来引开鸟类,但过一阵子,鸟又不搭理诱饵了。“鸟是很专业的‘食客’,往往鸟吃的那棵玉米就是好苗。”刘霞说。

刘霞告诉记者,她本来从事的是栽培学研究,但在十年前,她正在研究耐低磷玉米品种的时候,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不耐低磷的玉米品种显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品质:耐盐碱。

“盐碱地种出高产农作物一直是个难题,这个偶然间的发现让人喜出望外,大约再过一年,我们团队就专心研制耐盐碱的甜糯玉米品种。就这样,为了研究出耐盐碱、抗倒伏、高产量的玉米品种,我们连续用了十年时间。”

9月14日,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邀请省种子管理总站、鲁东大学农学院、烟台市农科院等5位专家,对该所在招远市张星镇傅家村布设的“鲁甜糯191”玉米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经专家测产,该地块玉米种植密度为每亩3436株,鲜穗产量为每亩1546.6公斤。

除了高产量,鲁甜糯191从3月底至7月中旬都可以播种,刘霞介绍,该品种种植周期短,只需要80天就能成熟,而普通玉米则需要110天。

刘霞对招远市示范田里的丰收很意外,“招远自2022年6月下旬夏播以来,气候前期干旱、中后期阴雨寡照,不利于玉米生长,有不少品种较正常年份出现减产现象,而‘鲁甜糯191’仍然表现结实性好,籽粒饱满,说明该品种不仅耐盐碱,而且适应性也比较强,从而实现丰收。”

盐碱地里的丰收,为农人致富种下希望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北部有大片的盐碱滩涂。9月22日,李国兴来到寒亭区高里街道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区看稻田,数万亩稻田在秋风中翻滚,“今年雨水比较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海水稻稻穗饱满,长势比往年都要好。今年10月底,稻田会迎来丰收,预计亩产会在650公斤左右。”

李国兴是示范区的管理人员。他告诉记者,这些海水稻苗全由企业自己培育,今年还新增了两个品种,很适合寒亭当地的盐碱地种植,含硒量是普通大米的7.2倍,示范区保证农户获得不低于每亩1000斤小麦价格的农村土地流转费,来增加农户个体收益;同时,农户还可以在海水稻基地打工获取劳务费用,这些都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实惠。

此外,示范区为保证每一粒大米都严格按照相同的高标准生产,还采用数字化、自动化农业科技,从水稻的育种、栽培到生产、销售,全面实现可追踪、可溯源、可控制,创建海水稻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海水稻数字化“种管服”体系。

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奔流入海。河与海孕育出一片三角洲,此处水与盐此消彼长。数据显示,东营市现有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而在今年,东营市借助成熟的盐碱地利用技术,加大大豆种植推广力度,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3.99万亩、大豆单作10.61万亩,分别完成省定任务的113.3%、212.2%。

“土地资源无比珍贵,提高现有农作物的耐盐性,无疑是释放了盐碱地开发利用的潜力。但我们还希望,农作物不仅能在盐碱地上有高产量,还能具有高品质,从而创造附加产值。”刘霞说。

谈起未来农作物种植规划,高文俊告诉记者,明年打算将耐盐碱甜糯玉米扩种到30多亩,“相比普通玉米,一亩甜糯玉米能多卖几千块钱。既然盐碱地里能种出高收益的庄稼,那盐碱地也成我们致富的希望了。”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