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02:51:37
点击:次
茶农采茶忙。汪敬淼 摄
采茶工手指在茶树间不停地翻飞,熟练地采摘新芽。汪敬淼 摄
张均保晾晒刚采摘的茶青。汪敬淼 摄
生产车间内机械轰鸣,工人按照制茶工艺有序加工作业。汪敬淼 摄
新铺镇黄坑村一处茶园景色。汪敬淼 摄
春回万物长,抽芽吐绿忙。清明前后,寿乡蕉岭的一片片茶园里,绿浪翻滚,茶香四溢。在祖祖辈辈苦心经营的茶山上,茶农与时间赛跑,每家每户忙碌于茶山。
从嫩芽到香茗的蕉岭绿茶,扎根的是这方水土孕育的悠久茶文化,延伸的是千万茶农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蕉岭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挖掘和利用本地生态资源,着重发展茶叶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一两春茶一两金。目前,蕉岭茶叶产业已经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经营模式,茶叶产值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一杯茶”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据统计,2022年全县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约1.3万亩,产量约3300吨。
●张盛良 陈萍 廖静宜 徐志宝 汪敬淼 丘林强
茶史
拥有数百年种植历史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宋代诗人郑清之以一首《春茶》表达了对茶的喜爱之情,近千年过去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一直没有变过。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了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梅州市是广东省主要的茶叶产区,茶叶面积占广东省茶叶总面积四分之一。她独特的“客家茶”地域及客家茶文化,成为广东茶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州茶叶的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距今上千年。蕉岭拥有梅州历史名茶之一的黄坑茶,该茶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银灰显霜,汤色清绿,香气醇浓,滋味甘醇爽滑。
黄坑茶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元年出版《镇平县志》记载,黄坑村于1662年开始种茶。“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茶,世代以茶为生,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超过2500亩。”黄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钰明说。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该村的猪兜窝(地名)有一村民在云贵一带任知县,年老解甲归田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带回4颗茶树种子,当时的茶叶叫作“茶药”,有为伤口消炎、生津止渴、治痢、消暑、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用价值。
老知县回到家乡后在狮子嶂山脉底下的猪兜窝种下茶药种子,有2颗成活了。
经过精心培植,老知县在茶药成年后采摘鲜叶无偿提供给村民治病。由于茶药药用价值高,老知县将茶药种子分发给村民,种植面积由猪兜窝快速发展到整个黄坑村。
“茶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打响黄坑茶的品牌,始建于1990年的黄坑茶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方面鼓励引导村民扩大种茶面积,另一方面从选品种、施肥、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组织茶农到外地学习种茶管茶技术,并请种茶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村民管茶种茶的技术水平。由此,黄坑村的种茶面积逐步扩大,茶叶产量和质量也逐步提升。
而在蕉岭的另一个村庄——南磜镇蓝源村,种茶制茶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蓝源村岐山,有一棵树龄约500年的锄头茶,整树碧绿青翠,主干树高约2米,周长约50厘米,所产的茶籽可育出茶苗,所产的茶叶茶香悠然,回味绵长,久冲不淡。
蓝源村种茶的历史已经久远得无从考究,当地村民世代皆以种植茶树为生,所产茶叶“蓝源茶”远近闻名,村民皆赖以为生,时至今日,茶叶仍是当地村民主要产业,帮助许许多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蓝源茶传播之路也是历史悠久,俗话说“蓝源二水口,茶香二路走”。其中一路是从蓝源出发顺着溪水向北往梅县芦溪、隆文、宝坑、松口,然后坐上船奔向南洋;另一路从蓝源出发,沿另一溪水向西往南磜、蕉城、梅县、珠三角传播到更远更广阔的世界。
茶艺
制茶手艺代代传承
走进位于南磜镇的皇佑笔市级自然保护区,举目皆是苍翠,耳边是清脆的鸟鸣。在茂密的树林之间,还种了不少茶树,这些茶树的叶片上有大大小小的虫眼,看不到任何人工管理的痕迹。
“今年受干旱的影响减产严重,预计只有8000斤左右的茶叶,还没上市就已经订出去2500多斤了,每年都没有库存。”皇佑笔和记茶厂的负责人张志坚望着满地的茶青说。
在皇佑笔和记茶厂,新鲜采摘回来的茶青铺满一地,整个茶厂都弥漫着清新的茶香,“我们的茶树采用的是最原生态的方式,不喷洒驱虫的农药,以自然的方式让其生长,因此产量也不是非常高”,张志坚说,他的父辈从事茶叶30多年,如今他依旧坚持着前辈们种植茶树的方法,希望做出真正的好茶。
而在另一个茶厂——新铺镇黄坑村茶场,每年的清明前后便可以看到一畦畦、一层层依山而种的茶树,吐露新芽,芽嫩茶香,碧绿连绵。届时将有一批批埋头劳作的采茶人,腰挎布袋,指尖翻飞,穿梭于茶垄间。
村民世代种茶,制茶的手艺也代代传承。
“‘山旮旯里猪兜窝,色润香醇滋味浓;三百多年话经典,饮誉海域美名扬。’这句俗语里提到的‘猪兜窝’就是我们这儿。我自小在茶山里长大,阅茶无数,算起来,制作手工茶也有四五十年的时间了。”制茶老师傅张均保介绍,2021年,“猪兜窝茶制作技艺”入选蕉岭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儿子张伟山便是该技艺的传承人。“传统制茶工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非遗文化可不能丢,好在现在我儿子接了衣钵。”
据了解,张伟山是梅州市均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蕉岭县茶叶协会会长,他不仅掌握了手工茶的制作方法,如今更多的是运用现代工艺提高制茶的效率和稳定茶的品质。
在蕉岭,还有许多像张均保父子这样接力传承制茶工艺的人,他们在做好茶业的同时,也带领着村民增收致富。
“早在2013年,新铺镇黄坑村(黄坑茶叶)就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茶叶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一片片‘金叶子’带动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曾钰明介绍。
近年来,蕉岭县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充分发挥山区富硒水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做大扶强富民茶、特色茶、品牌茶,让茶业产值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茶经
带动村民种茶增收
在南磜镇蓝源村山支山家庭农场的茶园上,一群采茶阿姨站在梯子上,采摘着树龄50年的白叶单丛嫩芽,一会儿工夫,腰间的布袋就装满了。“一天算下来能挣12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挺好的。”一位阿姨一边回答笔者的提问,一边手里不停地采摘着。
“因我们蓝源村山高林密,空气清新,且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所以蓝源茶色泽翠绿、叶嫩匀齐,细品之便会得出‘香甘滑’的结论。目前我这家庭农场茶园面积约为170亩,产品有白叶单丛、金萱茶、锄头茶等,年产量约3000斤。”农场负责人黄开益是当地的种茶大户,自己吃上“螃蟹”后,还牵头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村民种茶增收。目前,这个合作社已吸纳带动10多户村民参与。
在茶园,笔者还品尝到了柚花茶,这款茶在冲泡开的时候可以闻到幽幽的柚花香气,而后停留在舌尖的是淡雅的茶香。黄开益表示,这款茶将柚花和茶叶有机融合,茶吸花香,花溢茶味,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去年我扩种了一些茶树,精心培育。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全力推动茶叶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黄开益说,他将从种茶、制茶、卖茶到塑造品牌、带动增收,推动三产融合。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种植、加工水平,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南磜镇、县关工委联合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
培训会上,茶叶行业资深专家张国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蕉岭单丛茶的历史开始,对南磜镇种植单丛茶的独特优势、当前茶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茶苗培育、栽种、茶叶修剪等各项技术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广大茶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更多茶叶种植的科学技术知识,提升了大家发展茶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通过学习培训,使我们对种茶的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不会管理,我们把老树茶都拿来制种,没用。通过培训学习,懂得了10年以内的茶树才可以拿来育种、育苗。”南磜镇金山村种茶大户王发胜感慨此次培训会让他收获满满。
据了解,南磜镇以产业为重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地势高、空气好的资源优势,科学做好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荒坡地等种植茶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为茶农提供茶树管护技术,激发群众的种植热情,加快茶叶种植向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芽一叶,蕴藏致富增收生机;一拈一摘,皆是乡村振兴希望。
“蕉岭县境内属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适宜茶叶种植。茶产区主要分布在新铺镇黄坑村、南磜镇蓝源村、多宝村、皇佑村、三圳镇礤背村、长潭镇百美村等地,主要加工蕉岭绿茶、单丛茶、乌龙茶、红茶等系列产品。‘蕉岭绿茶’先后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还通过成立茶叶协会,实现茶企和茶农技术和信息共享,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主要围绕茶产业基地建设、市场拓展、品牌发展、茶文化挖掘等方面,在扩面提质、做优做强、服务保障下足功夫,进一步打响‘蕉岭绿茶’品牌,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该负责人说。
记者观察
将好茶做成好产业
梅州有好茶,这是在广东公认的事实。梅州、潮州、清远等出产的好茶各具特色,远近闻名,香飘四海。
在过去,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梅州山区地带,茶树是经济作物,被寄以发家致富的希望,并一度养活了一方人、带富了千百家。现如今,制茶工艺日新月异,消费者的需求层出不穷,而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个产业的发展。
有市场需求就一定有产业空间,关键在于突破局限,探索出适合做优、做强、做大的新路子。
走访梅州蕉岭茶场时,发现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深山老林中的小村庄,仍然有不少村民坚守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高路也远,郁郁又葱葱,颇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坐落其中,本身就是一幅自然风光画。村民坚持用好这绿色资源,种上茶树,一片又一片,他们的经验是“南面好种树,北面好种茶”。二是除人工种植外,当地高山上仍有不少古树茶,这些茶树常年汲取日月精华,少人打理,与灌木丛混在一起,唯有那树状显得与众不同,但如若没有爬上陡坡,穿过密林,是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三是由于天旱,茶农打理茶树成本增加,采摘量减少,出茶产量自然也是减少。这种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制茶及销售全流程的工作,小农家庭作坊式生产,本身是非常吃力的。但是,透过他们品着香茗的微笑,又看到了未来与希望。
好茶必须克服困难做成好产业。在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一镇一品要优做强做大,必然要走产业规模化发展之路。一方面,要有集体品牌的持续建设与广泛传播,梅州好茶本身已被消费者所熟知,而大量的小农茶场通过土特产的方式,分享给亲朋好友,带去珠三角甚至海外,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形成较为可观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要有资本市场的联合经营和产销规范,大型企业的介入,可以解决小而散、产量提升慢、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并优化生产流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四季有保障、年年有盼头。更有甚者,现代企业的管理,较大程度上简化了产销流程,减少了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损耗,充分地提升了整体价值。
好茶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勤劳者的汗水结晶。在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梅州的一城(镇)一品自然无法独善其身,更应主动走出大山,飘香海内外,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有力抓手。春天花会开,好茶会常在,产业整体发展的使命召唤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