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05:30:02
点击:次
来源:华声在线
藠头地里耕种希望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欧阳林 甘剑
3月21日,湘阴县三塘镇新龙村一组的一处地头,藠头一片葱绿。贫困户金义清理土沟,妻子钟红霞忙着除草。去年下半年,金义种了11亩藠头,他说,很快会丰收。
“老金,藠头长势蛮旺咧!”当天,岳阳市委农办副主任邹国良、三塘镇党委书记戴卓伟带着记者来找金义。站在田间路上,戴卓伟扯一嗓子。
“邹主任、戴书记,你们来啦!快去家里坐。”听到喊声,金义放下锄头,快步走了过来,“前些天你们过来指导后,我又施了一次肥。长势可好啦!”
以前,金义夫妇都在外打工。前几年,大孩子患病,家里一穷二白。2015年,金义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幸好政策好!”金义话锋一转,“这两年政府鼓励我们种藠头,不仅送来后扶资金,还送来种植技术。”
2004年,三塘镇藠头种植面积不到300亩。“一亩藠头就可赚三四千元,种一亩可脱贫一人。”戴卓伟说,这几年,镇里广泛发动农户种藠头,目前扩种到了5000多亩。
销售有困难吗?记者问。戴卓伟说:“所有种藠头的农户,镇里都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保价收购。”
“海日公司老总吴细良跟我们签了收购协议,卖不出去他们全部回收,每斤1.5元。”金义早就算好了账,“11亩藠头,可纯赚3万多元。”
怎么管理藠头生产?“每天都要到地里看三四次。”金义说,“像照顾孩子一样,好好呵护,怕它积水、生病;也怕狗啊、牛啊踩踏。”
何时收藠头?“快了,就是5月。”金义说,“收了藠头,还要种一季水稻。这样,一年的口粮不成问题了。”
“现在,还怕家里搞不起来吗?”记者笑问。
“搞得起来,搞得起来!”金义连忙答道。周围的人全被他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