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06:16:19
点击:次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仲夏时节,黎平县九潮镇罗伍村的茯苓迎来采收,村民们纷纷带上农具走进山林里,采挖、称重、装袋、搬运,到处都是一派丰收景象。
据了解,2020年以来,罗伍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在当地示范种植茯苓30万窖,预计产量达50万斤以上,产值可达300余万元。该基地下一步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同当地茯苓加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更多农户通过茯苓种植实现增收致富。
安置点群众正在茯苓加工厂进行茯苓去皮工作。
“把握好茯苓脱水的压力和时间,茯苓颗粒颜色、药效会更好。”7月7日,黎平县民罗昊远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茯苓加工厂负责人杨再贵正在忙着指导工人分拣、修皮、烘烤茯苓。
2020年以来,杨再贵依托黎平县大力发展“两茶一药”产业的机遇,扩大茯苓种植规模,建起茯苓加工厂房1座、产品冷藏库1个。自投产以来,茯苓颗粒和茯苓丁产量高达70万余斤,全部售罄,产值超280万元,带动了周边100余人就业。
群众采收茯苓现场。
别看现在他的产业发展好,过去,杨再贵曾因茯苓滞销发愁。2017年3月,杨再贵成立黎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把茯苓种植规模从15万窖扩大到20万窖,年产量30万斤,但没想到因销路摔了“跟头”,30万斤茯苓不仅卖不起价还滞销,为减少损失,只好将茯苓切片烘干成茯苓颗粒和茯苓丁,便于保存并寻找买家。
茯苓搬运的场景。
出人意料的是,因为成色不错,茯苓颗粒和茯苓丁销售得比较好,收购商纷纷订购。
从此,杨再贵便萌生了将茯苓加工成颗粒和茯苓丁成品的想法。说干就干,2020年,杨再贵联合民罗村党支部书记等致富带头人申请项目资金,在民罗安置点建起了茯苓加工厂,与省内外企业签订收购协议。
合作社负责人、民罗村党支部书记向记者展示茯苓收获成果。
销量虽好,但又遇上产量低、供不应求的困境,于是,杨再贵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并在全县种植茯苓的村进行广泛宣传,签订保底回收协议。
黎平县民罗昊远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加工顺利实现农业向工业转变,这是黎平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的一个缩影。
已经进行初加工的茯苓颗粒成品。
近年来,黎平县九潮镇围绕“两茶一药一畜”产业布局,全力实施好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全力推动工业发展大突破,农业业态正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图/文 姚进忠、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