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亳州白芍“千年不败”)

时间:2024-03-12 21:39:40

点击: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亳州白芍“千年不败”

亳白芍。

芍药花朵形态雍容华贵、色泽艳丽,有“花中宰相”之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红紫为田绿为圃,一痕草色低难遮。龙眠词客游江北,一见芍药如旧识。”这是清代诗人刘开所著《城东观芍药歌》中对亳州城外的芍药花的描述。

芍药在亳州已有几千年的栽植历史,花期为春末夏初,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亳州举办亳州芍药养生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可达40万人次左右。芍药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芍药具有散瘀理气功效,是一味中药里面最重要的佐药。在中国古代中药的药方里,有“十药九芍”的说法。芍药以根部入药,因色白,称“白芍”。在明清时期就有“亳白芍”之称,并因品质最优、药效最好而扬名,是道地药材之一。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亳州白芍“千年不败”

白芍的生长周期为4-5年。

研发优质种源、溯源种植过程

《中华药典》里以亳字命名四大药材,首当其冲的就是亳芍。亳州的纬度和地理环境适合芍药生长。亳州有一条母亲河——涡河,涡河的两岸是冲积平原,主要是沙质土壤,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夜潮沙”。这种土壤透气性好,白天时受光照蒸发速度快,透气、过水性强;晚上地下水迅速恢复到一定高度的水位,湿度又能达到最高的限制,十分有利于芍药这种植物和一些根部入药的植物的生长。

白芍的生长周期为4-5年,通常在每年10月份开始种植,次年8月份采挖,经过去泥、剁根、分拣、脱皮、晾晒等初加工程序后,会被拉运到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市场销售到全国各地。

4月中旬,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的珍宝岛·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地中的白芍含苞待放,种植户正在田间为白芍除虫害。在白芍种植的过程中,防虫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白芍是根部入药,如果防治不好,害虫能把白芍根全部吃完。亳州市谯城区光哲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继光介绍,“蛴螬是白芍的主要害虫,每年3-4月份是白芍除虫害的时节,用毒死蜱灌根,没有农药残留,而且可以有效防虫害,保证白芍的质量。”

该基地是由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和亳州市谯城区光哲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共建,也是珍宝岛中药材全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面积3500亩,以白芍、白术、牡丹等“十大皖药”品种为主。在药材种植的同时,基地还配套建设有药材加工场地,采收的中药材可以直接在产地进行初加工。

珍宝岛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产地经营事业部总经理廖小东介绍,白芍作为亳州的地产品种,是公司主营品种之一。“白芍,我们一年的经营量有1000吨左右,其体量大概占到我们所经营品种的前10。”包括白芍在内的中药材种植,他们都是和当地的种植合作社一起合作,达到道地药材的整个产业链通畅,一方面是让货源能够溯源,如种苗来自哪里、播种时间、土壤选择、除草养护、采收时间、加工流程等信息都可以进行收集统计;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货源的稳定,也能够保证加工质量符合国家要求,确保药材质量稳定。

在安徽冯了性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中,通过电脑屏幕就可以掌握田间种植的各种情况,这是公司的“5G+物联网中草药种植监测”数字化系统。该公司副总经理韩一魁介绍,种植基地安装了摄像头,通过物联网平台,在电脑后台就可以对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温度、湿度、风向等,及时了解中药材的生长情况,还可以实时对病虫害进行监控。

“电脑画面中呈现的是两年生的白芍,长势还比较稀疏,可以进行套种,”韩一魁介绍,套种有很多好处,一方面能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套种一些植物覆盖在地面上,有利于保护土壤中水分蒸发,对白芍的生长也有好处。

每年8月开始是鲜白芍加工季,大概持续4个月的时间,在安徽冯了性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鲜白芍加工生产车间,机械化流程让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45吨至50吨,而这个过程中仅需要5个工人,在车间墙上贴着鲜药材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在中药质量检验中心,有各种先进仪器,用于对中药材原料、中间产品以及成品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质量检验中心还设有样品存储间,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发出的每一批货物也都有自己的批号,以做到可溯源。

优质种源对于中药材的质量、产量至关重要。“白芍育种今年2月份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如果育苗成功,可以解决优质种源问题。”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凯介绍,传统的道地药材产区都会直面两个核心的生产问题,第一个是连作障碍问题,即不能连续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否则可能引起作物的生长发育异常;另一个是优质种源。种源有问题可能会导致病虫害及减产的发生。白芍的传统生产是通过营养繁殖,即不通过种子而通过根茎繁殖,从根茎上切下芽头,一颗保留3-5个芽进行繁殖。“白芍地方栽培种根据根部的形态特征分为5种,种植户在种植时往往不会做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种源混乱,我们现在正在做相关研究,围绕道地药材,通过组培的方式在做提纯复壮,通过组培技术进行提纯复壮的优良种苗,往往相较于同类其他种苗生长旺盛,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效益也更可观。”刘凯说道。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亳州白芍“千年不败”

亳州正在打造“世界中药之都”。

强化种植标准、建设科研平台

亳州是中华中医药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是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白芍是亳州种植的代表性中药材之一,亳州全市白芍种植面积38万亩,年产量约19万吨、产值约11亿元。亳州不仅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亳州家种药材品种达300余种,面积逾百万亩,占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10。如今的亳州正在打造“世界中药之都”,据亳州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为促进产业发展、带动企业及种植户积极性方面,亳州市也为此做了很多相关工作。

自2017年开始,亳州市紧扣种子种苗、标药种植、产业发展等环节,连续出台奖补政策,强化资金支持;2022年出台《关于加快亳州道地中药材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通过省级认定的道地中药材基因储备库、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库,分别奖补30万元、30万元、50万元;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数字种植示范区,每年奖补10万元;对县区新建连片50亩以上道地中药材绿色种植基地,每亩每年奖补200元;对亳药花海项目区内连片种植单品种面积50亩以上的,每亩每年奖补800-1000元。2022年,亳州市获批国家级亳药产业集群项目,总投入资金1.5亿元,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省、市每年投入财政资金450万元,支持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建设。6年来,亳州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8亿元,助推亳州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亳州市制定《亳州大宗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其中,亳白芍栽培技术规程和白芍种子质量标准被发布为省地方标准。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技推广体系培训等项目,按照绿色种植技术导则,以中药材高产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为重点,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有机肥替代、肥水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强化残留农药检测,保障绿色中药材供给,着力提高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此外,还编制了《亳州市中药材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导则》,以提升道地中药材质量水平为目标,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溯源体系,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推进道地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其中,亳白芍基地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为切实保障中药材种植质量,亳州市采取抽查、监督检验和明察暗访等方式,规范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经营管理,切实净化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环境,从种质源头加强道地中药材种植。强化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可能危及中药材质量安全的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出农药残留超标或生产的中药材不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的,取消奖补资格。

2022年,亳州市联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成立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面积1000平方米,研发人员20人,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组建四大科研团队,分别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中药材种苗繁育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集成、中药材药效和质量控制研究,攻克技术难题,打造皖药金字招牌,提升皖产道地药材栽培品质和国内外竞争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打造中药材产业互联网,推动亳州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助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2021年,安徽省政府实施“5+8数字皖农”行动,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亳州市承担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建设任务,以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以数字农业为核心,以农业物联网与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为载体,利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建成亳州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实现中药材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积极探索中药材统一标准化供种(苗)、种植、管理、采收和加工生产模式,建立了“源头可追溯、标准可规范、质量可保证、数据可互通、模式可推广”的数字化质量标准体系,实现互联网质量安全可追溯,提高中药材品质,确保原料优质。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