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22:00:03
点击:次
在全国的天麻种植行业中,“麻师”张光文的名号,享誉全国。“麻师”是业内人士和全国各地的麻农们送给张光文的一个雅号,业界则尊称他为全国天麻界的“盟主”,以此称赞他对中国天麻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2018年第六届全国天麻会议暨宁强第二届天麻贸易洽谈会期间,张光文(右一)在会上领奖。张光文摄
“两菌一种”即蜜环菌、萌发菌、天麻种,是天麻种植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从1993年到2023年,30年的漫长时光,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张光文全身心专注痴迷于种植天麻所需的萌发菌、蜜环菌的菌种培育和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张光文身兼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这两家公司在基础设施上累计投资达3000余万元,总占地面积25.17亩,总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拥有规范专业的天麻产品生产车间,并配套建有公司自己的天麻生产和试验示范基地600余亩。目前,张光文所属企业生产的天麻菌袋(蜜环菌、萌发菌),年销售量高达300多万袋,多年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
张光文,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麻农”,到享誉全国天麻界的“麻师”,直至成为全国天麻界的“盟主”,多年前他早已是全国天麻业界菌种培育和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的知名大咖之一,有以下重要资料作为佐证:
2013年,张光文当选为“中国天麻产业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副主席。2016年,张光文在全国天麻大会上当选为“中国天麻技术创新联盟”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同年12月,张光文获得了由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联合颁发的“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2018年11月,张光文在第六届全国天麻大会上当选为中国菌物学会天麻分会会长。2020年12月,张光文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乡土专家”。他的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天麻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天麻伴生菌种生产先进单位、贵州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描绘壮美画卷。这一份份厚实殊荣的取得,不仅仅是褒奖张光文及其公司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也是对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天麻产业发展,并在天麻产业和行业内取得多项突出成果的充分肯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光文30年天麻生涯的漫长时光隧道,深入了解他与中国天麻的传奇故事和感人事迹,以及他与中国天麻的旷世情缘。
中国天麻数贵州 贵州天麻看大方
天麻是中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它不仅可以制成中成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能从中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成药及其制剂,在临床治疗方面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天麻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作为食材烹饪,是人们舌尖上的美味。
“中国天麻数贵州,贵州天麻看大方”。贵州天麻品质优秀,其中尤以大方天麻的品质最为优异。大方天麻一向以“天麻素高、外形饱满、肉质肥厚、质地坚实、浆汁丰富、绿色生态、光滑圆润、环纹较少、顶芽较小、断面明亮、特异味浓”等特点而享誉四方,其作为朝廷贡品的历史已有600多年。
由于天麻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苛,导致野生天麻往往一“麻”难求,因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天麻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天麻。大方县天麻种植以“人种天养”为理念,主要以“林下仿野生种植”为生产模式,通过高海拔自然林下种植产出高品质的原生态仿野生天麻,因而其“野性十足、品质纯正”。200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天麻之乡”的荣誉称号,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将“大方天麻”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大方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
目前,大方县已建立从天麻菌种繁育、天麻种植到天麻精深加工、天麻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大方县共种植天麻4万余亩,拥有种植经营主体138家,备案食用产品23个,获保健食品批号2个,综合产值达6.25亿元。天麻产业已成为大方县乡村振兴,发展绿色产业,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大方县成规模的天麻种植企业中,张光文所属的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方县好山珍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三家企业,在天麻菌种的培育和种植界名声响亮。
张光文与大方天麻的旷世情缘
说起张光文与天麻的结缘,故事应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光文,1966年8月出生于贵州省大方县果瓦乡的茶园村,1989年8月毕业于毕节农校,随后被大方县农业局聘用为技术员,1994年到大方县烟草局担任烤烟辅导员,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1996年他毅然辞职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单位,选择自主创业。1996年他开始种植红托竹荪就一炮打响,当年仅卖菌种张光文就净赚了30000多元,在当时当地以“万元户”为无上光荣的年代,这是一笔令人羡慕的巨额财富。
张光文(中)在天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上领取奖牌。李明晋摄
在挖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踌躇满志的张光文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他遂在1998年到湖北省的宜昌市花了10多天的时间,专心学习天麻杂交育种的相关技术,并花费了20000多元从湖北省引进天麻菌种到大方县进行栽培。但是,由于菌种的适应性以及他对技术的掌握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投资下去的20000多元辛苦钱当年就基本上亏损完毕,家中也因此闹了不少矛盾。但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张光文种植天麻的决心依然没有丝毫动摇,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推广天麻种植技术,2001年张光文注册成立了云贵天麻园艺种植场,并于2002年筹集20多万元在大方县城关镇建立了自己的天麻菌种生产基地。
为了在发展天麻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他先后去了云南省的昭通地区、安徽省的大别山区、湖北省的宜昌市、陕西省的汉中市等地方去学习天麻菌种培育和天麻种植技术,并先后拜访了中国著名的天麻专家徐锦堂和周铉。这些系统而专业的深入学习,使张光文对天麻菌种培育和天麻种植的理论和实践技术的掌握有了质的飞跃。
2001年,张光文从陕西省的汉中市引进了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并于2003年取得栽培成功。张光文率先在乌蒙山区引进和推广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天麻种子的退化问题,降低了空窝塘率,缩短了天麻的生产周期,并且使天麻的质量有了保障、产量上有了极大提升。2010年,张光文觉得,要使天麻进一步稳产高产,还得从天麻种植的保障源头——即天麻伴生菌种(蜜环菌、萌发菌)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于是,张光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引进母种为自选母种、变瓶装菌种为袋装菌种、改半固体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改单一配方为组合配方,通过技术创新,不但稳定了天麻的产量,而且保证了天麻的品质,使天麻的市场价格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由于张光文所属企业生产的天麻菌种适应性广、稳定性强、一致性好、天麻相对稳产高产等原因,被全国麻农称为点石成金的“仙丹”。2010年,他的企业试产了6万袋天麻菌种,很快就被广大种植户抢购一空;2011年,其产量猛增到70多万袋,市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13年,其产量将近达到200万袋,市场上仍然一袋难求!目前,张光文所属企业生产的天麻菌袋(蜜环菌、萌发菌)及天麻种,除畅销贵州省内的各天麻产区以外,还远销安徽、湖北、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吉林等全国天麻主产区;其天麻菌袋年销售量高达300多万袋,近10年来一直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为了不断做大做强天麻产业,2007年张光文在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大方县关井绿色产业发展公司”,2010年张光文将公司更名为“贵州乌蒙腾菌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面积为6亩,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于2017年全面建成达产。2013年,张光文投资1800余万,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民族乡建立了“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13亩、总建筑面积为13000平方米,于2020年建成投产。这两家公司的总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天麻菌棒600万袋(设计生产规模为全国第一)及其配套的原料仓储、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并配套建有天麻产品后期生产加工的清洗、分级、烘干、回汗、加工、仓储的生产流水线等配套设施。2016年,张光文还在大方县果瓦乡茶园村投资200万元,创办领办“大方县好山珍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发展天麻产业带动家乡群众增收致富。
据介绍,2023年张光文属下的两家公司共生产天麻菌棒400万袋,销售330万袋,销售收入1320余万元,实现利润240余万元;此外,公司还投资300余万元,种植林下仿野生天麻800亩,生产天麻鲜品20余万斤,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多万元。2023年张光文属下的这两家公司,通过基地+车间的方式支付给务工群众的务工报酬,以及支付给当地老百姓的土地流转费、原材料(木材、木叶、干草、玉米芯、麦麸)采购费等,共计达800多万元,两家公司共上缴国家税金10多万元(涉农企业豁免种子、种苗销售的增值税)。
张光文表示,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本地实际,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不断朝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光文所获荣誉证书。张光文摄
张光文对中国天麻种植业的突出贡献
从乡村天麻的“麻师”到全国天麻界的“盟主”,张光文的脚步遍及贵州省的各个天麻主产县(市、区),以及云南省的昭通地区、安徽省的大别山区、湖北省的宜昌市、陕西省的汉中市等全国天麻种植的主要产区。这些地方,他或者是去取回真经,或者是去传经送宝,但一样都留下了他的深深足印,镌刻了他的万苦千辛。
为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天麻致富,张光文在他的公司成立后,分别在大方县的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红旗街道办事处、果瓦乡、雨冲乡、三元民族乡以及百里杜鹃管理区的普底民族乡等地建立了基地,发展天麻种植户800多户,解决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如今,在全国只要有天麻种植的地方,就有张光文公司所生产的“乌蒙腾”牌菌种。据介绍,2023年张光文属下的两家公司共销售了330余万袋天麻伴生菌种(蜜环菌、萌发菌),按照一亩林下种植天麻40个平方米,一个平方米使用2袋天麻菌种计算,330万袋天麻菌种可以种植天麻41250亩。按每亩林下种植天麻40个平方米、平均亩产鲜天麻(含麻种)600斤、每斤天麻(含麻种)均价15元计算,使用张光文公司生产的菌种的麻农当年可以实现产值3.7125亿元;扣除每亩6000元的天麻菌袋、天麻种及劳动力等成本外,种植41250亩天麻,净利润达1.2375亿元!
据介绍,公司成立至今,张光文和他的团队在天麻菌种培育、种植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共申请了14项国家发明技术专利,其中已有“一种乌天麻高效栽培技术”“一种天麻即食脆片的加工方法”“一种雪花天麻的加工方法”三项专利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关井社区乌蒙腾菌业菌种基地,张光文正在采收天麻花粉蒴果。罗大富摄
张光文对天麻产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多年来,张光文及其公司在发展天麻产业的道路上,持续践行“两山”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由于野生天麻资源十分稀少,国内外市场对天麻的需求日益紧张。20世纪7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麻在全国一些地区悄然兴起;人工种植天麻需要砍伐树木作为菌材,为蜜环菌、萌发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源,进而保证天麻的生长;随着仿野生天麻种植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大量砍伐树木作为菌材、破坏性使用林地等对资源破坏的现象。多年来,张光文和他的公司本着“立足生态、绿色环保、效益兼顾、专注品质”的原则,在基地上采取了先种树后种天麻、拉大天麻种植间距、控制天麻种植面积、逐年实行轮作等方式,探索最佳的仿野生天麻种植模式,兼顾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对天麻产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超前的积极探索,提供了成功样本、树立了生动典范,为全国天麻产业依托生态、保护生态的良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对此,张光文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们公司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第一,通过技术手段增强“蜜环菌”的活力以提高其生物转化率,有效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有效减少对木材的使用量;同时,大力推广天麻的集约化栽培技术,主要好处体现在使用同样量的木材,能产出数倍的天麻产量。第二,先种树木后种天麻,通过合理间伐、适时补植,为天麻产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从2015年开始,公司每年都要投入资金5万余元,用于基地上的植树造林。第三,在林下种植天麻时采取了合理控制面积、合理控制密度、合理控制分布的办法,这样既解决了连作的障碍便于轮作,也可以把对木材的间伐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第四,在探索对菌材二次利用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民间废弃玉米芯以及从林地间清理出来的枯枝落叶、杂草灌丛等废弃物的采集、收购和再利用力度,从而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
张光文对推动天麻药食同源的贡献及其他
张光文,国内推动天麻“药食同源”(也可以称为“食药同源”)的积极倡导者,推动天麻从药铺到餐桌“天麻盛宴”开席的主要破冰人之一。在推动全国天麻“食药同源”的过程中,张光文及其公司厥功至伟。一是倡导、推动并积极参与了大方县天麻“药食同源”申报的全过程;二是公司参与了贵州天麻“药食同源”地方食用安全标准的制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动天麻的“药食同源”,从2016年开始,张光文为此奔走呼号了将近8年的漫长时光,他的公司还为此付出了30多万元的高昂代价,回首过往,令人无限感慨、不胜唏嘘!
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全景。李明晋摄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人将天麻作为药材药用和作为食材食用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民间有句俗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讲究的就是因地制宜。多年来,各地所生产的天麻药用比例还不到天麻总产量的30%,食用的比例占50%以上,天麻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拓展市场,也为了顺应人们对天麻产品的市场需要,从2016年开始,张光文及其公司启动了“食药同源”的实践探索,张光文和他的研发团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出了天麻酒、天麻面条、天麻粉、天麻片等系列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喜爱。可是,由于此前天麻一直是按照中药材来管理的,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是不能加工成食品食用的,这就给了职业打假人趁虚而入和“挖坑维权”的机会。2017年,一位职业打假人在大量购买了张光文公司出产的相关天麻制品后向其提出了高额索赔,2018年官司打下来后张光文的公司为此被赔偿了30多万元;但值得张光文欣慰的是,此事不但引起了省市相关部门和多家媒体的极大关注,甚至国家相关部门也予以高度重视,为贵州省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第一批“食药同源”试点省份作了良好的铺垫和积极的贡献,给贵州乃至全国天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贵州省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牵头争取下,在张光文等全国天麻界多位人士的共同推动下,天麻的“食药同源”争取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023年1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同意将党参、天麻等9种物质纳入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至此,天麻美食总算名正言顺地走出了药铺的束缚,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道特色美食。从中药到美食,从药铺到餐桌,从药用到食用,天麻的时代价值将会更加得以凸显。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孕育着天麻的绿水青山,背后可感知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方可预见乡村振兴的锦绣华章!从磅礴乌蒙到白山黑水、从川西高原到大别山区、从夷陵山区到秦巴山区,天麻产业正在勃勃兴起。“小天麻”蝶变的“大产业”,已然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并逐步发展成为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大健康、大生态产业,将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天麻产业勃兴的背后,诠释着“麻师”张光文与大方天麻的这一场旷世情缘,生动地记录了张光文追寻天麻的情怀、气度、眼界、魄力和繁忙脚步。(图/文 叶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