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1:25:38
点击:次
距离北京城区98公里,曾是远近闻名的低收入村。仅仅两年多以前,门头沟区清水镇梁家庄村的村民们还为吃饭发愁。可是,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挂职的第一书记张涛带给了乡亲们一条脱低“捷径”,就是种植高山芦笋。
从2018年4月开始种植,今年已是第二个收获季。90多亩种植基地日产高山芦笋1000余斤,收入15000元,利润过万元。
海拔800米,将近一公里的碎石小路,高山芦笋的种植基地真的很高。“谁能想到在这种高山芦笋呢,我们一开始琢磨的是在山下平整的土地里搞温室种植,弄些西红柿、辣椒、黄瓜什么的,多种经营。”张涛说。
然而在审批过程中,张涛看上的平整土地属于基本农田,不能搞大棚和反季节种植。张涛心里着急,每天围着村转,想尽快找到适合这里的作物。一次,他听说村里有人在山头的荒地开辟过种植园,随即拉上几位村干部上山考察。趟过碎石小径,90多亩荒地呈现在张涛面前。
“海拔足够高,土质也合格,厚度超一米,如果种植高山芦笋,第二年就可以收成。”发现新大陆的张涛随即拨通了农林科学院同事的电话,直接对接相关专家,评估芦笋种植的可能性。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结论逐渐清晰,这种高山芦笋种植后有15到20年的采收期,可保村民收益稳定。需用农药少,可将这部分投入转化为村民的人工费,扩充就业岗位。另外,在世界上,已经有了相应的高山芦笋产业链。只要品质有保障,这里的芦笋可直接出口外销。
“高山芦笋我们没种过,能不能挣钱心里没数,等您挂职结束了,这些芦笋肯定烂在地里,两年就黄了,折腾个啥呀。”村民们如是说。
尽管张涛反复强调,这个项目属于“帮扶企业+专业企业+村集体”三方合作,即便销路不畅,也会有企业进行定向收购,大家的态度仍然是怀疑和不信任。
“只有种出来大家才能信,这个事才真正能成。”在村党支部会议上,张涛带头表决心。最开始的播种期,他和几位技术员,党员干部们几乎不睡觉,每隔三小时给芦笋苗浇水,带着有兴趣的村民下地学习,参观。
慢慢的,村民们对芦笋的兴趣提起来了。看着绿色的芦笋破土而出,尝上一口又脆又甜,曾经的质疑者们悄悄地问张涛:“我们也想一起种芦笋,行不?”
两年的深耕让高山芦笋成了梁家庄村,乃至清水镇的头号IP。如今,正是采收期,村民王兴利和爱人马永芬每天早上五点来到种植基地,一个管翻地,一个管采笋,每天的工作时长八小时,耕作面积三亩地。
经过规范化管理,种植基地常设6位管理员,和技术员一起监督每天的采收工作。其余二三十位采收员由各家各户轮班担任,每日结账制度也调整为按月分发,年底分红。
王兴利今年60岁了,全家收入就靠低保,加之儿女都在上学,每年都要为温饱着急。自从跟着村里种植芦笋,老王一家去年成功脱低。
山下,新上任不久的第一书记马国庆正组织村民给刚刚下来的芦笋装箱。只需一切、套上保鲜膜,每斤的身价就飙升到15元。一旁的礼盒装精品款更贵,一斤核算30元。
作为张涛的继任者,马国庆的思路已经从脱低向致富转变。每天,他的手机都能接到几十条收购信息,想要融资合作者更是不在少数。
看着每天的订单和销售额,村民们乐开了花。有的更是打电话召回在城里打工的儿女,投身芦笋产业。
梁家庄村是清水镇高山芦笋产业的缩影,2019年底,清水镇低收入农户1836户3236人,已全部实现脱低上线。2019年梁家庄、李家庄等4个村芦笋种植基地累计安排低收入户575户658人就业,带动劳务收入增加近200余万元。
下一步,清水镇将逐步打造“千亩芦笋”种植基地,加强储藏、保鲜、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开发“芦笋茶产品”和“芦笋保健品”等附加值产品,不断延伸芦笋产业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骜 王海欣通讯员 赵盈春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