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18:27:12
点击:次
贵州日报
2013年,印江高山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公司负责人吴飚只是看到全县都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政策好、扶持强、带动大,于是也准备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收购木材加工菌棒,然后再进行食用菌种植。
建设之初,吴飚在厂区内种了一些桤木进行绿化。桤木生长快速,到2017年就结了种子,大量种子落到厂区的坝子里,工人打扫卫生将种子扫到厂区边上,第二年就生了很多苗起来。
“因为原来栽的桤木长得太快,我们嫌行太密了,就砍了一些,哪知道砍了的树又从树桩上发了起来,一年就长了2米多高。”吴飚敏锐地意识到,生长如此快速的桤木,正是种植食用菌的最佳菌材原料,不仅可以省去自己四处收购木材的成本,甚至还可能产生利润。
于是,吴飚在厂区周边的兴旺村、新台村、大昔村以600元/年/亩的价格流转了600亩土地种植桤木,并找到县林业局进行科学的测产。
根据测算,种植6年的桤木胸径最大可达28.3厘米、树高可达14米,单株重量1000公斤(含树枝)。以6年生的桤木计算,每亩地保存株数70株,平均胸径22厘米,单株重800公斤,亩均木材产量为56吨,按400元/吨销售,亩均6年产值可达2.24万元。
“除去投入的种苗、栽植、地租、管护、采伐和运输等合计费用10430元,种植桤木每亩每年可实现净收入1995元。”印江自治县林业局局长吴华介绍,虽然在立地条件差点的地方,利润会少点,但综合起来,发展桤木种植不仅可以满足食用菌企业的原料需求,还能为农户带来一份额外的收益。
为此,吴飚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将桤木种植基地发展到1000亩,形成从菌材育苗与种植,到木材加工与销售、菌棒生产与销售、食用菌种植与加工的全产业链企业。
“我们公司今年计划生产菌棒500万棒,需要2000吨木屑,通过当前的收购渠道来获取原料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吴飚坦言,发展菌材林种植,也是下一步公司稳定发展的必须。
作为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县,印江围绕“一园三带多点”产业布局,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2019年,全县10个乡镇64个村发展食用菌1.58亿棒,实现产量11.77万吨,产值9.05亿元,培养专业菇农155户,带动8500余户3.5万人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
经过10年的努力,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带动印江全县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为破解食用菌原料难题,印江大力发展菌材林基地建设和菌材加工,有力支撑了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食用菌与菌林建设“挂钩”原则,争取菌材林建设与食用菌种植规模相匹配。截至目前,全县可用食用菌菌材林面积20.4万亩,可间伐蓄积7.7万立方米。
大力推动建设集菌材林建设、菌种培育、菌菇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菌材加工企业实行定企收购、定人管理,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制定管护标准,统一回收菌材产品,确保栽植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
强化菌材加工主体培育,先后引进培育印江高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菌材加工企业16家,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生产基地20个、生产线22条。
严格执行天然林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行为。建立健全菌材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全县菌材材质、加工、储藏运输、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对菌材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测。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示范、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大力发展菌材产业,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帮助更多农户稳定增收。
突破产业链瓶颈,推进上下游协同,印江食用菌产业发展蹄疾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