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22:09:09
点击:次
软枝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仲文
软枝油茶属于一种油料树种,具有耐受性好、高产、生命周期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其茶麸可作优质肥料,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助力。近年来,软枝油茶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极大促进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而且,作为一种含油量较高的植物,软枝油茶具有极强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育苗栽培,可极大程度提升油茶栽种效果。基于此,针对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和特点进行分析。
1 软枝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1.1 育苗技术
软枝油茶的种植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要想获得优质的栽培效果,一定要选用优良的品种育苗,以保证后期种植质量。此外,要保证种植基质的质量,以保证育成的幼苗适应环境后能进行大范围种植。砧木苗长出3~6片新叶后可做嫁接准备,嫁接时要确保穗条新鲜,嫁接完成后进行对应的处理工作。建议在 3 d 时间内完成储存、运输、嫁接工作,运输时候要保证透气、保水,以提高穗条质量。当嫁接苗生长到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对应的移栽定植处理。
1.2 选地
软枝油茶要求生长环境温和、湿度适中,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气候、土壤环境适宜的种植地区。建议种植时结合油茶适宜生长的环境进行针对性选地。应选择有良好的砂质土层,含有腐殖质多、坡度在 25°以下的地区种植,为软枝油茶生长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1.3 整地处理
整地处理在软枝油茶种植中十分重要,选好地后,要进行整地,以建立适合软枝油茶种植的环境。常见的整理方式为全垦打穴,在有坡度的区域进行整地处理时,要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要将株行距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移栽后进行水平回填处理。
1.4 定植
建议在春季种植软枝油茶,可在光照较弱的阴天或者是晴天傍晚种植,若需要在雨天种植,要注意土壤湿度适宜。为了保证定植的植苗苗正、根舒,可先取出营养杯,控制定植高度高于杯土 2 ~ 3 cm 后,再将其压实扶正。可以在苗根部下撒一些草木灰,以肥沃的培泥土做定植土,为软枝油茶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1.5 修剪整形
油茶定植后,可以在接口 30 ~ 50 cm 部位定干。第一年选用 3 ~ 5 个距离地面 20 cm 的侧枝作为主干,第二年可以在每个主要枝干上保留选 5 个生长强壮的分枝作为副主枝干。修剪整形后,可保证整个软枝油茶种植外观均匀,得体,生长良好。此外,软枝油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因此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同时及时处理和去除杂乱枝干,疏除病虫、重叠枝干等。幼苗生长的前三年避免挂果,可及时摘除花蕾,保证生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养分,促使树冠快速成型 。
1.6 管理措施
1.6.1 芽苗管理
芽苗管理时,种植技术人员要采用科学、完善、合理的种植方式,按照科学标准化的流程做好种植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 3 点。1)浇水施肥管理,芽苗生长时期,种植人员要根据苗木生长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浇水施肥管理。此外,建议少量多次施肥浇水,以保证其灌溉效果。2)做好除草处理,在除草过程中发现没有及时嫁接的苗木要及时处理,并施加肥料,预防其生长过程营养不良。3)病虫害防治,软枝油茶育苗中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和根腐病,种植人员可将退菌特混合水喷洒至土壤来提升幼苗的抗病性。
1.6.2 成林管理
种植人员要结合油茶种植所在区域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管控方案,提升种植质量。在种植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实践,及时解决种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策略。在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成林后,软枝油茶的生长密度大,枝叶繁茂,光照需求率高,为保证软枝油茶的含油量,提升其油茶果实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做好光照管理,建议因地制宜,建设良好的光照环境。此外,要站在全局发展的角度做好资源统筹管理,切实提升资源管控水平,不断优化和提升成林管理质量。
1.6.3 病虫害管理
为保证软枝油茶病虫害防治质量,建议集中管理土壤。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浅垦处理,若在夏季,建议将垦地深度控制在 10 cm 左右,及时追加肥料。若在冬季,建议将浅垦处理的垦地深度控制在 20 ~ 30 cm,针对其季节特点,可以每公顷追加氮肥 15 kg。此外,对应种植农户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执行系统化的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经过研究可知,软枝油茶成林后,最佳病虫害防治时间为每年的 6—7 月,可以采用 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预防病害。软枝油茶成熟后,授粉大多依赖昆虫,常见的授粉昆虫有蜜蜂、黄蜂和胡峰以及地蜂等,管理人员可以在此阶段保护授粉昆虫,帮助软枝油茶授粉。可在油茶林地梯梗壁上打风孔,深30~40 cm,控制打孔直径为1.0~1.5 cm,保证每公顷 200 ~ 300 个孔,以提升软枝油茶的授粉率,增加其产量。
2 结语
软枝油茶有极强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建议相关种植技术人员通过软枝油茶种植技术分析研究,做好选地、整地、育苗等管理,预防施肥不足、病虫害管理不当的问题,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意识,为农户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