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5 22:32:58
点击:次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这种植物虽然有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名字,几部权威的还是用了最通俗易懂的名字:醉鱼草。可以望文生义,可以顾名思义,都是一目了然的直接了当。
其它诸如鱼尾草、醉鱼儿草、闹鱼花、痒见消、四方麻、阳包树、鱼鳞子、药杆子、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土蒙花、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红鱼波、红鱼皂、铁线尾、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一串花、狗头鹰、鱼白子花、野刚子鱼尾子、鱼花草、毒鱼草等等的别称,也见诸于各类名目繁多正儿八经的药植类志书,名字多得不能记住。
南宋嘉定十三年亦即1220年,官至太尉的王介晚年取其住地杭州慈云岭一带药草,收录单方,绘图成册,名《履蜿岩本草》中记载:醉鱼儿草,人家池沿边切不可种之,恐误落花叶在水中,鱼误食之,必有伤矣,其香气触之亦损。
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则有更为详细生动的描述: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高者三、四尺。根状如枸杞。茎似黄荆,有微棱,外有薄黄皮,枝易繁衍。叶似水杨,对节而生,经冬不凋。
七、八月开花成穗,红紫色,俨如芫花一样,结细子。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围困而死,呼为醉鱼儿草,池沼边不可种之。此花色状气味并如芜花,毒鱼亦同,但花开不同时为异尔。
我是随蒯老师浙江山中写生于山间小道的无意邂逅认识醉鱼草的。山石崖边灌木小树垂下的紫色花朵芳香而美丽,看起来带着些神秘的气息。
书上说是以带根的全草及叶、花入药,性味微辛、苦,温,微毒,有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杀虫的功能,对支气管炎,咳嗽,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有一定疗效。
老农说他们农村长大,田里的五谷杂粮再熟悉不过,山里的野草野花见多不怪,这就是农村的一种神奇野草:捣碎了能“醉鱼”,加了水能当农药。他们小时候经常会将这草的茎叶捣碎之后,撒在水里,用来逗鱼儿,或者把池塘里逮的小鱼装在盆子里,鱼吃了会变得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一样团团打转,很有趣。
以前村子里哪家有孩子被蚊虫叮咬了,也会用这草捣碎之后擦拭叮咬的伤口,止痒效果非常好。
说是草,其实并不是匍匐在地上,而是灌木,有1米来高,且花期长,淡雅秀丽,芳香宜人,植于庭院角隅或丛植于草坪、林缘、路边及山石旁,非常好看,就是不宜在水池边种植,以免枝叶入水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