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农业资讯

农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牛粪能种植木耳吗(听,她们带来村里“好声音”)

时间:2024-04-16 00:52:24

点击:

新华社哈尔滨3月10日电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白山黑水到燕赵大地,从沉甸甸的收获到更美好的向往……三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乡村发展故事。

“给农业一点特色,百姓的日子更有起色。”

惊蛰已过,黑土地上还有冰雪未消,寒中透暖。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宝清镇双泉村的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将一段段10厘米长的木段整齐摆在地上,准备栽培新一茬灵芝。

种灵芝、栽木耳、发展赤松茸,是全国人大代表、宝清县鑫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鞠秀芹的主意。

听,她们带来村里“好声音”

图为鞠秀芹在全国两会会场。(受访者供图)

“给农业一点特色,百姓的日子更有起色。”鞠秀芹说,自2018年以来,通过带资入社、参与就业、购买菌包种植等多种方式,合作社共带动400多户贫困户脱贫,使每户年增收3000元至8000元。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合作社种植规模有所减少,鞠秀芹并没有停下脚步。利用这个窗口期,合作社投入2500万元建设新厂房,还带头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秸秆+牛粪”制成垫料,用于赤松茸生长。

鞠秀芹说,今年,她计划为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免费发放菌包,再回收木耳,帮助他们收获“稳稳的幸福”。

“直播经济能给村里生活带来这么大变化,乡村振兴大有希望。”

说起村里新鲜事,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秀艳侃侃而谈。

“我们村里、镇上不少大学生都回来上班了,外地人也多了。”陈秀艳说。

听,她们带来村里“好声音”

图为陈秀艳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邹多为 摄

去年,村民包春梅种的萝卜赶上疫情不好卖,她的丈夫患癌症,家庭特别困难。眼瞅着一天天暖和起来,萝卜就要坏了,包春梅急得满嘴起泡。

没想到,在当地“娘娘家”网红直播团队的帮助下,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卖出2万多斤萝卜。“对着手机唠会儿嗑,萝卜卖了,钱来了,这简直像做梦一样。”包春梅激动地说。

“我瞅着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直播经济能给村里生活带来这么大变化,乡村振兴大有希望。”陈秀艳说,如今,村民种的水稻、西红柿都在网上销售,还有村民正张罗着办厂搞加工,延长产业链多挣钱。

“现代农业就是不一般,不仅富了口袋,还富了脑袋。”

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村,智能化育苗大棚既能提高温度,又节能环保。在这里,村民们不施农药,用有机肥种出的绿色瓜菜,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现代农业就是不一般,不仅富了口袋,还富了脑袋。”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素环颇为骄傲。

听,她们带来村里“好声音”

图为李素环在人民大会堂前。(受访者供图)

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引进推广西瓜种植新技术,实现集约化育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村民自发组建嫁接技术服务队,到周边省市传授技能;种瓜之余,他们还筛选出菠菜、茄子等8个蔬菜品种,大棚种植由原来一年两季变为三季、四季,每亩增收6000元到7000元。

“我希望国家加大对果蔬种植基地建设的投入,激励乡亲们继续为稳住百姓们的‘菜篮子’出好力、种好地。”李素环说,期待着更多村民变富,更多乡村变美,共同迎接一个又一个收获的秋天。(记者:杨思琪、邹多为、李继伟、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