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09:30:05
点击:次
新华社沈阳12月16日电 题:草莓为什么这样“红”——探寻辽宁东港草莓热销的“密码”
新华社记者于力、邹明仲
12月中旬,辽宁东港的农村,一眼望去洁白一片,在暖融融的大棚里,果实饱满的草莓在外面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红。
近年来,丹东东港市盘活土地资源,依托科技支撑、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搭上电商平台,让当地的特色草莓逐渐在全国叫响了品牌,成为国内主要的生产基地,被业内誉为“中国草莓第一县”。
草莓红了,农民的腰包鼓了
时下正值“东港草莓”收获的季节,当地农村的一个个大棚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在十字街镇龙源村,记者看到村民田文广正在自家的一座草莓大棚里忙碌着。“去年我这个棚的草莓一共卖了14万元,今年还会更好。”他说。
“东港的草莓好吃得益于这里的地理条件好。”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春花介绍,东港发展草莓具有良好的天然条件,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是国际公认的适宜栽培草莓的理想地带。
据介绍,东港草莓因其品质过硬,市场销路广阔,已逐渐形成了品牌。全市日光温室和早春大拱棚草莓10%为本地鲜果销售或加工,90%采用精包装,远销东北三省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露地品种以加工为主,年出口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多万美元。
一组数字证明了东港草莓的实力:2016年,东港草莓生产面积已达到19万亩,年产量47万吨,总产值49亿元;全市草莓产业从业人数9万人,生产和出口基地覆盖15个乡镇;无公害草莓专业合作社达到128家。
鲜红的草莓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椅圈镇吴家村于文广告诉记者,他现在草莓园打工,一个月工资是5000元,干得好还有奖金,年底还有提成,一年下来八九万元不成问题,加上土地流转收入,一年有10万元,“现在生活是不愁吃穿了,守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
思路变了,沉睡的土地醒了
吴家村党支部书记史洪波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种水稻一亩大约能净挣五六百元,现在农户土地流转到公司,每亩收入800元,农民都尝到了甜头。”
2012年,吴家村建了4个草莓大棚,当年实现产值60万元,纯收入14万元。此后村里与公司联合创建了草莓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村民流转土地入股农场。目前农场已经发展到占地面积1040亩,拥有99个标准草莓大棚和独立包装车间、气调库、化验室、培训基地,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
椅圈镇镇长于菲说:“同样的土地,转换一下思路,就把土变成了金。”2016年农场销售草莓150万斤,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元。
近年来,东港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着力在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绿色发展、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等方面上做文章,为草莓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取得了有益经验。
技术管理上去了,草莓更甜了
在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大棚里,记者看到土壤、空气、光照等情况,都被实时检测。技术责任人杨远杰告诉记者,“如果室内温度过高,系统可自动开启大棚上方的排风孔,实现自动放风,降低温度。”
十字街镇赤榆村村民丁凤玉指着大棚旁边的水井对记者说,在井里按一定比例配比了肥料,井水经过管网可进行科学滴灌,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经过多年发展,东港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草莓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东港市先后研制出了丹莓1号等多个草莓优质品种并在全省广泛推广。
东港市在草莓的质量监管上也是精益求精,将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草莓种植业生产经营主体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质量全程可追溯,确保草莓生产安全、放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东港市的一些草莓大棚内都安装了摄像头,杨远杰告诉记者,他们需定期向平台申报草莓生产信息,待草莓采收上市时,平台自动生成二维码,粘贴到销售农产品的包装上,消费者可以扫码了解到草莓的产地、化肥使用情况等信息。
为了让草莓“飞”得远,东港市还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目前电商销售已占销售总量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