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0:23:15
点击:次
2018-09-03 15:52 | 记者 潘敏洁
为每亩温郁金挽回2000多元的经济损失,每年为全市农民增加收入1500余万元…… 通过“温郁金枯萎成因及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近年来,瑞安市种植温郁金年年获得丰收。日前,省农业厅公布了2017年度农业科技奖励项目,该项目获得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
冬天,温郁金又将迎来收获的时节。据统计,今年瑞安市温郁金种植总面积5000多亩,预计亩均产量为1500至2000公斤,亩产值最高可达1万元。
对症下药攻克枯萎病成因
“这种病具有很大的毁灭性,一处枯萎腐烂,便如蝴蝶效应般引起成片枯死,给种植户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今说起温郁金枯萎病死,瑞安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副站长陈义重仍心有余悸。
温郁金是瑞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著名中药“浙八味”之一,主要分布在飞云江中下游沿岸冲淤积平原的陶山、马屿、仙降、高楼和湖岭等镇街,陶山为重要种植区域。
多年来,在温郁金种植中,茎基部软腐而导致的植株枯死现象普遍,严重发病的田块病株率达100% ,植株死亡率60%以上,产量损失率80%以上,这已经成为制约瑞安市温郁金产业发展瓶颈。
找准病因,方可对症下药。针对温郁金大面积发生枯萎病死的生产问题,瑞安市花费两年时间,分别在实验室、网室、田间等场所,开展温郁金病害发生发展情况普查、病原菌研究、抗病品种引进和筛选、防病技术措施与防病药剂试验等研究。
“经过研究发现,温郁金‘枯萎’而亡是由雷尔细菌侵染引起。”陈义重说。随即,瑞安市对各地的温郁金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品种;建立了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分子检测技术;筛选出田间土壤消毒剂石灰氮,种茎处理剂和防病有效药剂农用链霉素和乙蒜素,集成了一套病害防控技术,解决了温郁金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难题。
同时,瑞安市在陶山镇建立核心防控技术示范区100亩,并向永嘉、乐清、泰顺、丽水等地辐射推广,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累计推广面积达14870亩。
防控后亩产增500公斤以上
眼下,温郁金枯萎病已得到有效防控。温郁金于4月初(清明前后)种植,5月1日前后陆续出苗,12月下旬(冬至前后)采收。种植期间要在5月15日左右开始防治1次,以后每隔半个月再防治1次,防治6次左右,防治率达95%以上。
这大大带动了农户种植温郁金的积极性。今年,瑞安市通明温郁金专业合作社种植温郁金达100多亩,冬天将迎来丰收。据介绍,目前该合作社的温郁金长势良好,之前仅少数几株枯萎,都及时予以处理,并没有发生大面积枯萎现象。
据统计,今年瑞安市温郁金种植总面积近5000多亩,预计鲜品亩产量平均可达1500至2000公斤,比防控前产量增长50%;若按照往年市场收购价4至5元/公斤,预计亩产值最高可达1万元。
然而,温郁金始终面临着产业化程度低问题。目前,瑞安市种植基础条件还不够完善,缺乏专业交易市场和仓储设施等配套设施;并且初加工场地简陋,直接在路边晾晒、随意堆放,容易导致初加工二次污染,这些都不利于产业化发展。
如何将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的温郁金实现品牌建设,瑞安市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