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5 10:08:13
点击:次
近日,有“农粉”私信称自家种有不少林地,林间有很多空地,看着有点资源浪费,不知《农村新技术》有啥点子,让这些肥沃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小编马不停蹄地收集了以下林间种植模式及其套种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造林初期密度为3米×4米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农作物品种选择:大豆、花生、绿豆等。林粮间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也可林间甘薯、大豆倒茬种植,第一年和第三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花生。该种植方式容易被农民接受,因为它可以为林地增绿肥,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而且使片林当年就有收益,每亩纯收入150~200元。但林粮间作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林木行间严禁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
树木定植后第1~3年,在行距2米以上的林间套种中药材板蓝根、平贝、串地龙等。树木长到3~5年后,树体比较高大,可种植一些喜阴中药材,如人参、黄连、元胡、灵芝、天麻,或种耐阴的品种如贝母、白术、薄荷等。林间套种板蓝根,试验证明效益显著。
在杨树行间平播板蓝根,全年施肥2次(基肥1次,追肥1次),浇水1次,喷药1次(防治菜青虫)。秋后板蓝根收获时主根3厘米粗,侧根1厘米粗,每亩产量达450~500千克,按照市场价2元/千克,每亩收入1000元,扣除投入100元,每亩纯收入900元。而且板蓝根叶子也是药材,每年可采2次,干叶回收价格为0.6元/千克,每亩可收入70多元。每亩共计纯收入970元,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林间套种模式。
在林下发展药材种植,是一条生态保护和兼顾农民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双赢途径。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林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益。在管理药材的同时林木也得到了管理,有利于林木生长。
即在树木行间种植蔬菜。可选择的蔬菜品种有大葱、青椒、茄类、油菜、圆白菜等,种植技术同一般露地栽植技术。以栽植大葱为例,每亩可出葱2000千克左右,按0.2元/千克计算,纯收入在400元,且管理简单。第二、三年也可在行间种植一些常规露地上可以生长的蔬菜,但最好不要种植萝卜、白菜等生长期较长且后期需水量大的品种。在果树行间可以推广二茬倒作,根据土壤情况,采用上茬果树间套种西瓜,下茬果树间套种大白菜模式,每亩地仅间作纯收入就在500多元。
针对造林密度,3米×3米或3米×4米的株行距,行间不宜进行杨、柳等高大乔木的育苗,可选择一些耐阴性较强、植株生长较慢如云杉、丁香等绿化苗木。也可行间进行红瑞木、玫瑰、紫穗槐等树种育小苗。该模式特点是充分利用造林初期林间地培育各种苗木。林苗间作的时间为造林后的1~3年,在林木树冠郁闭前出圃。
树木定植后1~3年间,可种植一些高秆牧草。牧草品种可选择虎草、紫花苜蓿、野谷草等。树木行间郁闭后,还可以利用野草养鸡、养鹅,既省人工割草,又养肥了鸡、鹅。养殖可以与种草相结合,在林地周边区围栏,养殖鸡、鸭等家禽,树木为家禽遮阳,家禽吃草、吃虫,粪便肥地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每亩地可以放养鹅200~300只。饲养期5个月左右。根据鹅龄期大小适当添加部分饲料,主要靠取食行间杂草。每只鹅纯经济效益12元,每亩地收入2000~3000元。
速生林长到4~5年的时候,大树遮阴,林间地利用不上。但是林地暗潮湿正适合林菌间作。在人工林下反季节(夏季)栽培食用菌,经济效益显著。选择交通便利、水源丰富、3年以上、行距3米以上的速生林地,树木行间搭建规格为宽1~1.5米、高0.8~1米的小拱棚。在小拱棚内依次排入菌棒,每亩速生林地,投入菌棒1万只(一年栽一季),可栽植香菇、木耳。按照正常管理,每亩地产值可达2.4万元,扣除成本,获利在500元左右。从菌棒入地到开始出菇一般需要半个月时间,整个生产时间为2个月。
以上部分信息为市场数据整理,各地区生产环境与消费水平不一样,赢利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承诺与保证。
【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