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09:49:48
点击:次
昔日荒山遍地土疙梁,今日碧波荡漾满眼春。时值初秋,凉风送爽,走进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资产性收益试点,这里绿树成荫,沙棘长势喜人。正在地里锄草的马明亮向笔者讲述了他加入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生活状况:“以前,家里的三十多亩地,一年劳作下来吃都不够吃,更别说其他收成了。现在,通过参加‘别样红’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退耕32亩,享受国家补贴16000元,同时通过给岚县茂林绿化有限公司打工收入3600元,一年就实现了稳定脱贫。”老马的好日子得益于岚县探索实践的沙棘产业资产收益造林的新机制。
发展沙棘产业非常契合岚县的现状。岚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处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土地贫瘠,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全县有30多万亩宜林荒山需要治理,生态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何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富民?走绿色脱贫之路,是岚县的必然选择。岚县县委、县政府多次外出考察取经,寻找适合本地的生态产业。通过考察发现沙棘耐寒、耐旱、耐碱、耐瘠薄,可以防风固沙、绿化保水,特别是中蒙杂交杂雌1号沙棘品种生育期短,这一生长特性与岚县的地理、气候条件不谋而合,而且沙棘还是高附加值的经济林,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可解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问题。
生态产业选好了,如何确保荒山变绿,农民变富?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岚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创新思维,科学决策,大胆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林业资产收益造林模式的新路子,实现了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岚县出台了《岚县林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方案》、《岚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沙棘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将退耕还林工程、野生沙棘林改造纳入试点,实行退耕还林地、集中连片的野生沙棘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按照群众自愿、公开公示原则,农户将自己的林地经营权、部分财政补助资金委托村集体进行流转、折股量化,以股权的形式入股造林企业,造林企业组建或对接由精准扶贫户参加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由企业出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参与野生沙棘林改造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管护,形成了“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退耕农户”的新机制。同时,制定出台了《岚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在合作社成立上,优先鼓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造林公司、社会组织和集体个人创办领办,合作社必须有8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其中,造林工程优先由合作社承担,获得利润的60%必须作为合作社红利分到贫困户手中,建立用工台账,保证贫困群众收益,实现资源激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荒山增绿、集体经济破零“五赢”。
“过去造林绿化是种植油松等树种,农民的收益是不可持续的,现在发展沙棘产业,农民前期造林劳务有收入、幼林抚育管护有收入,再加上将来成片经济林进入盛果期的分红收益,让贫困户脱贫更有底气。”岚县林业局局长王志平说道。
在王狮乡、界河口镇、河口乡、社科乡四个乡镇开展沙棘产业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程中,参与贫困户除前五年获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贴每亩1500元外,五年后按照利润的6%进行分红,保底收益每亩50元,每亩可获得分红160元左右,参与沙棘管理管护,剪枝整形收果的劳动力,每年至少还可收入2000元,更大的激发了农户参与的热情,盘活了沉睡的资产和资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
林业要发展,苗木是关键,而且从外地拉回来的苗木成活率低,造林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成活率,岚县把发展沙棘育苗产业作为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农民的增收机遇。“别样红”合作社的社员们觉得,这笔买卖还是划得来的。沙棘苗木可以在大棚里自己培育,除了自用,还能卖钱。于是,岚县“别样红”合作社抢先抓住了市场,他们对接了一家专门从事沙棘加工销售的企业,合作社负责营造沙棘林及今后的管护,5年后的市场销售由企业完成。目前,已新建了12座全光温室大棚,利用已栽植的2254亩的中蒙杂交杂雌1号品种的枝条,采用硬枝和嫩枝扦插育苗的方法,共繁育苗木150万株左右,同时充分利用野生丰富的沙棘资源,在野生沙棘改造时对选择的优良树种进行人工选育,新建选育苗圃10亩。
看着沟沟岔岔土地上青青的沙棘苗,岚县“别样红”合作社负责人郭云计指着沙棘说道,“预计初果期亩产0.5吨,盛果期亩产1吨,每吨售价8000元。每亩利润如果按5000元算,农民每亩可分红300元。退耕户最少退耕地4亩,最多的10多亩,可实现相当可观的分红收入。”
此外,该县还加大野生沙棘林的改造力度,企业根据沙棘的生长、树龄状况向村集体支付一定数额的林地资源有偿使用费,有偿使用费为资产收益70%分配给林权权利人,30%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工程由沙棘流转的企业和合作社负责实施,同时吸纳林权权利人,改造的费用由企业出资,利润分红按该林地经营利润的6%进行。
截至目前,岚县以沙棘新植和改造为载体,建立了4个沙棘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区,分别由岚县晋森园绿化有限公司、岚县茂林绿化有限公司、山西红叶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三个公司作为新植沙棘基地实施主体,采取公司+村集体组织+基地+退耕农户的模式,在王狮乡、界河口镇、河口乡、社科乡四个乡镇流转土地5万亩,完成种植中蒙杂交杂雌1号沙棘品种2万亩,成活率达98%,完成沙棘林改造3万亩,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一路走来,岚县把荒凉贫瘠的土地化为满目苍翠的致富“磁场”。如今,在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界河口镇东口子等村实现生态美、村民富的背后,正书写着岚县县委、县政府巧借贫瘠的自然资源,一步步探索出帮民致富的新机制,更凝聚着岚县人民大力发展沙棘产业脱贫的智慧和心血。相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指引下,岚县沙棘产业一定大有可为,绿色富民指日可待。(马建生 梁海珍 牛燕飞)
吕梁日报